开诊断证明_ 菏泽病毒检测“老兵”李晓寒:为新冠肺炎诊断“一锤定音”

2009年,李晓寒进入菏泽市疾控中心工作,主要担任病毒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先后从事过手足口病、新甲H1N1型流感、H7N9禽流感及MERS病毒及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她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非常强。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菏泽市立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一例自武汉的返乡人员,经过各项筛查,怀疑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接到通知后,李晓寒作为一名在病毒病检测战线工作十年的“老兵”,义无反顾加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与护目镜,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张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送省疾控中心复检后,菏泽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

开诊断证明

从2020年1月24日至今,李晓寒与同事一起,不分昼夜,24小时轮流值班,每一个样本的检测需要3至4个小时,很多时候都是深夜送至,经常是前一轮检测还没有完毕,新的样本又送来了,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她坚持再提取一轮,等工作结束走出实验室,已是过去6-7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还要承受缺氧的痛苦,感觉头昏脑涨,贴身的衣服早已浸透,有力确保了本市每一例确诊病例的确诊速度,为病例诊断“一锤定音”,为疫情防控“争分夺秒”,为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和相关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近期,为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全市各县(区)扩大筛查范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检测,每天200份左右标本送至实验室,李晓寒和同事便开始了与病毒抢夺时间的赛跑,有时一批实验结束时往往已经是凌晨三四点,甚至是见到第二天的太阳。面对如此高强度的检测节奏与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她勇往直前,没有一句怨言,更多听到的是“我能撑得住,少出来一次,就能节省一套衣服”、“越早出结果,就能越早上报,加油!”。

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实验室感染,李晓寒与同事刘冬、刘东晨毅然剪去了多年的长发。有次晚上做完实验回到家,大女儿和不到三岁的小女儿,一天没有见到妈妈,扑过来就想让妈妈抱抱,出于对孩子们的保护,李晓寒没有抱她们。大女儿很委屈地哭了,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抱我和妹妹?白天也不回家,你不爱我们了吗?”听完,她瞬间泪目。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中小学推迟开学,李晓寒刚上二年级的大女儿需要在线学习,家庭作业需要辅导,她没有时间照顾和辅导孩子。但她丈夫也要在线办公,两个孩子在家有时连饭也吃不上。特别是2月8日,李晓寒所在的小区,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小区被隔离管制,禁止出入。为了不耽误工作,她第一时间让单位给开了出入证明,保证随时可以到岗。

李晓寒说,作为一名党员,理应冲在前,做好表率;作为一名疾控作者,做好疫情防控是她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她的职责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检测任务,不放过任何一次可疑的检测。为疫情防控工作,站好岗,守好责,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职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德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