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去世的,有的人去世的早,有的人去世的晚。如果可以不去世,相信每个人都不想去世。但人如果可以不去世,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正因为人会去世,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很多人快要去世前,也就是临终前会提前写好遗憾。但有些人却没有来得及去写,成了遗憾。很多人遗言会公布于世,被后世人知道,被后世人念叨,因为能警醒世人,能教会人一些做人的道理,所以不管多多少年,后世人都会记得。
那么说起鲁迅的遗言,多少人又知道呢?像鲁迅这样传奇的一生,他的遗憾想必是很多人想知道的。我们不妨先来一起欣赏一下鲁迅临终前写了7条遗言,每一条都警醒世人,值得后世人谨记一生,文字如下: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允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的。(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无和他接近。——鲁迅(鲁迅遗言)
鲁迅这七条遗憾,是足够警醒世人的,有教育自己子女的,有教人如何做人的,有处理自己的丧事的,也有揭露虚伪小人的,可以说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我们不妨把鲁迅的7条名言分开逐个欣赏一番,结合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好好反省一下。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说起中国人的办丧事,多少人都是想收回礼的,也就是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把之前送的礼都收回来。而多少人是真正用心在办丧礼,多少人又真正尊重过去世者临终前的遗言?都没有,包括鲁迅的遗憾,后世人也没有去尊重。
这条遗言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不想欠别人人情的人,因为收取任何人一文钱,自己就欠下了人情。但这条遗言也看出了鲁迅对老朋友的尊重,可以收取老朋友的钱,那样老朋友心灵上会得到一些安慰,如果拒绝了,那说明就驳回了老朋友的面子,让老朋友心里不好受。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这一条遗言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爽快的人,做事的作风很干脆利落。而收敛一词,可以看出鲁迅想安静的离开人世间,不想被太多人知道,也就是一种低调。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上面可以看出收敛的低调,而这一条遗憾,更能看出鲁迅对自己的名利也都很看清,不想自己家人搞一些纪念的事情,来博取大家的眼球。更不希望后世人也来纪念自己。
可大家都知道,后世人是无法满足鲁迅的遗言的,都是处于尊敬,尊重,追掉会年年会一直开下去的。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去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从这条遗言中可以看出鲁迅对生死很看淡,他去世后,希望家人,朋友们都忘记他,好好生活。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一个糊涂虫。因为生者不应该为死者而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句遗言,可见鲁迅生平是不怎么看好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的。什么叫空头文学家呢?也就是空有一些头衔,实则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夸夸其谈文学家。什么国际著名国学,一说出名字,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些人就是空头文学家,头衔很响亮。
这句遗言看似是对自己家中的孩子警告,却也无疑是对后世人的警告。做人不如实诚一点,去做一点小事情,也好过做空头的文学家。
(六)别人允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的。
这条遗言,可以说是对自己亲人除外,是不要相信任何外人,对任何人都要留点心。这样才能做到不上当。比如别人允许你去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也不去思考。事后别人却把你做的事公布于众,你却说是他让你做的,允许你做的,但大家只会指责你,而不是他。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无和他接近。
这条遗言无疑是揭露了一些虚伪的正人君子,打着一举宽容的旗帜,反对报复,却处处做一些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去报复一些人。这种人也是鲁迅笔下喜欢戴着面具的人,戴久了,也就摘不下来,要摘下来,就得伤筋动骨。
所以说做人要实诚点好,不要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人,虽然可以得意一时,却不能长久得意,也就是笑不到最后的。
所以说鲁迅临终前写了7条遗言,每一条都警醒世人,值得后世人谨记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