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颜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凭借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在各种社交平台迅速走红。近日,网上一些主播直播推广“军用口粮”等网红食品并在线试吃。
“军用口粮”内含的食品
泉州网1月9日(记者 苏玮杰 文/图)近年来,一些“颜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凭借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在各种社交平台迅速走红。近日,网上一些主播直播推广“军用口粮”等网红食品并在线试吃。这些所谓的“军用口粮”真的靠谱吗?专家表示,购买商品时应参考食品标签谨慎选择,要学会合理饮食。
市面上的压缩干粮
虾仁菠萝炒饭 没有虾仁菠萝
在网上一个直播视频里,记者看到一名主播在吃“军用口粮”,他吃的主食是鱼香肉丝牛肉炒饭,用自热包加热20分钟后就开吃了,吃时还不忘说“这牛肉是大块的,太赞了……非常丰盛……菜和肉比饭还多。”该主播称,吃完已经非常饱了,还有一包压缩干粮吃不下了。
另一个视频里,一名主播也在试吃“军用口粮”,里面有口香糖、注水袋、芒果干、黑胡椒酱、金菇嫩笋、速食汤,主食是虾仁菠萝炒饭和黑胡椒牛肉炒面,售价将近60元。“芒果干和速食汤都跟超市里卖的差不多,虾仁菠萝炒饭没有虾仁和菠萝,饭还偏甜。”该主播边吃边说,但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军用口粮”。
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输入“军用口粮”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也是五花八门,有压缩干粮、自热炒饭、能量棒、速溶固体饮料等。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3200元,并称“源自德国,保质期超20年”,里面含有24盒压缩干粮和6瓶进口红酒,月销18件。销量最高的一款是月销2916件,一包里面有:米饭、贮存蛋糕、牛肉、调味酱、速溶固体饮料等,有24种组合可选购。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各大商超,并没有发现专卖“军用口粮”的货柜,连压缩干粮也较罕见。一家便利店老板介绍,“压缩干粮是用很多东西压缩在一起,吃下去很干,难以下咽,口感不好。”该老板说,因此店里也没进多少货,一周可能都卖不出一件。
“军用口粮”疑炒作 市民戏称是“智商税”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市民王先生认为,“军用口粮”也属于网红食品,“大部分网红食品言过其实,主要是靠炒作,消费者往往会盲目跟风,从而造就这些网红食品的成功。”他说,一些网红食品会用“军用”“航天”等概念来吸引眼球,但用料差、不卫生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又交了一笔“智商税”。
“‘军用口粮’我买了一次,关键是不放心。”市民张先生看了网上直播推广“军用口粮”的视频后,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买过一次,发现“军用口粮”只是个噱头,本质上还是压缩食品,口感并不好。“‘军用口粮’应该是炒作概念,之所以能成为网红,要么是美食家推荐,要么是名人试吃,真正靠实力的很少。”他说,食品本质应该是卫生、安全、美味,提供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不论何种生产制作方式,应该踏踏实实将产品做好,少点浮夸,多点实惠。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对“军用口粮”等网红食品不应一概排斥。“再好吃的食品在一段时间后也会让消费者失去兴趣,部分网红食品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和时尚需求,变换花样也是为了创新食品的表现形式。”市民孙女士认为,这对于商家而言是正常的销售手段。她说,消费者往往会特别关注食品的外观、口味、包装等,在食品同质化的时代,谁都想玩点新花样,只要质量过关就行。
网红食品博眼球 合理饮食最重要
泉州市营养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柳耀红认为,“军用口粮”不排除是部分商家为博眼球而推出的产品,为追求新鲜感偶尔食用即可,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例如长期食用压缩干粮易导致营养不良。“虽然压缩干粮很适合用于充饥,但是它是一种用淀粉制成的食物,吃多了会导致食用者出现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或是便秘的情况,另外如果长期吃压缩干粮的话,还容易患上结石类的疾病。”另外也因为压缩干粮的热量非常高,一般来说一块压缩干粮可以赶上一顿饭的热量,如果大家吃多了就容易长胖。
柳耀红称,有些网红食品能带来舌尖上的刺激性感受,例如火鸡面、辣条等。还有些是有特定名称的产品,对某些消费群体具有吸引力,例如一些打“健康牌”的代餐产品、“军用口粮”等。某些生产者单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甚至是为了掩盖食物本身的腐败变质,而违法滥用添加剂。这样的“网红”食品,潜藏着极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柳耀红建议,在挑选食物时,应该更多地参考食品标签,而不能单纯地听信商家的宣传语。“纯手工”“小作坊”潜藏更大风险。网红食品还可能存在一种销售渠道,就是通过朋友圈,买家下单转账、卖家快递送货,这种交易的卖家往往都是家庭式小作坊,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是违法行为,而且缺乏第三方网购平台监管,难以被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查到。
柳耀红提醒,“军用口粮”等网红食品不一定就不健康,学会合理安排饮食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要做到平衡膳食,多吃水果蔬菜,少油少盐,少喝饮料,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