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养老金的发放,就已经由国务院,根据社会的平均工资以及物价的整体变动情况,进行一个调整,然后全国统一通知到,那些已经退休的员工,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养老金领取情况。
而且据数据显示,2016年之前的11年,我国每年的养老金金额调整,基本都在10%左右,但是后来,因为对企业和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统一通知调整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因为连续的上涨,我国的养老金水平,已经很高的,所以涨幅自然不可能保持在10%以上,之后基本在5%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7%的。
但这都只是涨幅的问题,整体的养老金金额还是呈现上升的态势,而且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年持续增长了。那么很多人就会担心,既然涨幅在不断的下降,那么未来等我退休的时候,是不是就领不到什么钱了呢?其实这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我国的养老金金额并不低,甚至在世界的领先水平,就拿十年前来说,现在的养老金金额已经在三千元左右了,继续上涨有可能,但是和房价一样,“暴涨”的可能还是比较小的。
还有,就是物价也比较的稳定,近几年,我国国内的物价基本都是稳定增长,对于其速度,养老金的增长完全可以应对。而最近之所以物价上涨严重,主要还是“猪的错”,但是这个问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最慢也就一两年的事情,和养老金的关系也没有很大。
最后,工资及经济的增速减缓,我们的收入基本上,这么多年也没有多大的变动,再加上养老金的领取情况,本来就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所以自然增速也就放缓了。
除此之外,因为经济也在平稳上升,养老金的“金库”有限,所以养老金的增速也就减缓了,但这不代表养老金不涨,只是涨的没有以前多罢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还是看看,未来养老金这一块,到底会有何变化吧!毕竟,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生活质量!
1、增速减缓;我们都知道养老金主要还是企业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为了更好地给他们减负,今年开始,国家的有关部门就将养老金的比例,由此前的两成,降低到16%,并且这也是全国统一的标准。
2、退休年龄;此前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2.66个参保人员,就要养1个退休员工,而且很多时候这两三个的参保情况,也已经停止缴纳社保了,就等着退休领钱了。所以,虽说退休年龄是55岁左右,却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达到,最早的人,45岁就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
所以,也是出于减压的考虑,未来我国,将会对退休的年龄,进行更多的“监控”,基本上实现和社会实际情况的挂钩,不然很容易出现,较早退休的人员,占了“便宜”的现象。
3、照顾低收入者;作为低收入者,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所以,未来养老金的问题,也会向他们“倾斜”。
就拿北京来说,在原始的基础上,一些低收入者,每月还能够多领取到45到65元的养老金,所以未来为了实现社会更好的稳定,关注照顾低收入者,应该会继续的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