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些消费金融公司裁判文书数量激增,查询后发现,中银、中邮消费金融前三季度平均每日有26篇裁判文书,相对于每日起诉26名借款人,前三季度累计有近2万借款人被起诉。
撰文、
编辑
|
维姆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用户借钱不还怎么办?
起诉!
据企查查综合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公告网、各地方人民法院相关数据,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邮消费金融裁判文书已有7004篇。中银消费金融的数量则要更高一些,目前裁判文书已有10050篇。
这表示,
中邮、中银两家公司累计起诉近2万借款人
。
裁判文书激增
据「消费金融频道」整理后发现,中银与中邮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数量远远超出其他消费金融公司。
中银消费金融去年的裁判文书就已有8444篇,而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银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就已经破万,达到10050篇。
中邮消费金融今年的裁判文书数量激增,
截至今年前3季度,中邮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数为7004篇,而这个数字在去年仅为12
。
横向对比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北银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为2384篇,兴业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数为428篇,马上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为12篇。
从裁判文书来看,大部分的裁判文书均为消费金融公司胜诉,法院判决借款人需履行还款义务,不少借款人在判决生效后,拒绝还款,被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由于是持牌金融机构,如果费率过高法院并不支持。
据中国裁判文书发布《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与卓志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7月27日,被告卓志平向中邮消费金融申请20万元贷款,原告中邮消金审核后月利率为2.43%,折合年利率为29.16%。不过,中
邮消费金融在法律追偿过程中,自愿将贷款年利率按20%标准计算。
此前,中银消费金融以贷款动用费名义加收额外利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同时搜索“中银消费金融”及“贷款动用费”显示,共有5685篇裁判文书。
去年5月,中银消费金融就因此被开罚单。
处罚书显示,
2016年7月,中银消费金融在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
上海银监局认定该行为违法了《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决定处以警告,并罚没合计人民币138.68万元。
多头借贷危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裁判文书激增的背后,或是多头借贷危机爆发的前奏。
多头借贷,即单个借款人向2家或者2家以上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需求的行为。一般多头借贷的行为人大多因出现资金困难,没有还款能力,因此采取"以贷还贷"的方式来偿还借款,从而导致债务只增不减,越还越多。
而由央行牵头组建的百行征信,被给予厚望做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整合,打破“信息孤岛”,防止多头借贷的发生,去年八月首批接入百行征信的名单中,就有中银消费金融,当然就目前来看,百行征信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此外,还有很多人关心借钱不还被起诉,是否会坐牢?
对此,
融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陆开宇向「消费金融频道」表示,民间借贷行为被起诉并不会坐牢,但如果败诉且不还钱,则会上征信黑名单,成为老赖。
如果当了老赖且有能力履行判决义务而不履行,可能会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被公诉,承担刑事责任,即会以拒执罪被判刑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