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芝加哥美术馆
文/檀小柒
大家好,我是檀小柒。
今天聊一个和生娃相关的话题。
之前闺蜜生娃时,不但休了4个月产假,还领了5万多块钱,让单身的小柒好生羡慕
既羡慕闺蜜有了个可爱的小崽子,又羡慕不上班就可以领那么多钱......
也许有檀香会说,那是人家公司待遇好。
但其实,这跟公司待遇没啥关系,放产假,发生育津贴,主要跟我们交的社保有关。
社保,就是平时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
它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其中生育保险是个特低调的险种,平时用不上,但一生娃立马就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它可以分为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
生育津贴就相当于生娃期间,给你发的工资。
具体能领多少钱呢?生育津贴最差也会和你的工资持平,甚至更高。
它是这样算的: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如果本人工资高于公司平均工资。
比如,之前闺蜜生娃,休了128天产假,她公司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9000元,闺蜜的月工资为1.2万元。
那她能领取的生育津贴金额为:9000÷30×128=38400,由社保基金支付。
又因为闺蜜的工资,超出她们单位的平均工资3000元,而超出的部分3000÷30×128=12800,则由单位来支付。
算下来,闺蜜一共能领取的生育津贴为38400+12800=51200元。
如果本人工资低于公司平均工资。
那生孩子期间,领到的钱甚至比上班都高。
因为根据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不得低于公司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假设闺蜜之前工资只有8000元,小于上一年度9000元的月平均工资,那还会按照9000元的平均标准,来给闺蜜发生育津贴。
生孩子比上班工资都高
,真是爽歪歪呀!
再说说生育医疗。
它会报销生孩子或者是流产过程中的费用,主要包括检查费、接生费、住院费和药费。
各地报销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花钱数额,按比例进行报销。
花得多就报的多,花得少报的少。
像广州就是按比例报销,怀孕后带着医保卡,去定点医院检查和接生,生完孩子出院结算时,报销额度可以直接从医院扣除。
另一种是固定报销金额。
无论花多少钱,都按照固定金额报销。
比如北京,一般产检可以报销1400元,在三级医院顺产可以报销3000元,难产、剖腹产报销4400元,在一级医院或者是二级医院生产的,报销金额会相对少一些。
除此之外。
像深圳、上海,凭孩子的出生证明,还能额外领取一笔生育医疗补贴,生娃还有钱赚~
生育保险的一些优惠情况,各地会有差别,可以打当地社保局电话(12333)咨询。
再说一些檀香们可能会忽略的细节。
一是生育保险必须要累计缴满1年,或者是连续缴纳9个月以上,才能使用。
费用是公司给缴纳的,个人无需支付。
而且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也要按时足额的给你缴纳生育保险,这是法律强制规定。
二是回老家生孩子,也能享受津贴和报销。
只要是在当地的社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的产检和生产,生育医疗费用都能报销。
不过比较麻烦的是,要等生完孩子,带着所有的检查和住院登记材料,回到参保地的社保局,才能进行报销。
三是男性也可以享受10-15天的陪产假。
陪产期间不扣工资,工资由社保基金支付。
如果家庭中丈夫有生育险,妻子没有,那么妻子生孩子期间,可以用丈夫的社保卡报销生育费用,但没有生育津贴。
关于生育保险,大概就这些了。
最后,小柒祝愿每一位宝妈,都能生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再领一笔多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