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之前,农民的日子比较贫困,大家日夜在农田里操劳着,清理杂草、害虫等,希望能够提高产量。就算是这样,产量也才不过300斤/亩左右,还要上交100-200斤/亩的公粮,交完后农民家里就没有太多的粮食,很难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日常食用,没办法大家只能去田野里寻找野菜。
为了能够让农民的日子变得更好,国家积极推进着农业技术的革新,加大农药化肥的生产和研究。正是在国家的保障之下,粮食的产量在不断的增加,农民的温饱得到了解决。在2006年农业税被取消,并推出了惠农补贴,让农民的收益增加。
在生活变好的同时,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题也在凸显,不少古稀老农还要去农田里劳作,不然温饱就成为难题。
老人因常年在农田里忙碌,没有缴纳过社保,不能领取养老金。虽说国家在农村推出了新农保,但也只是领取100多元,比起退休金要少很多。
如今的物价水平在不断的上涨,100多元想要满足1个月的生活,还是不太现实的。
很多为农民考虑的专家,他们呼吁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展农民退休金的试点工作,每个月下发1000元,取消新农保。
农民在过去的多年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被“捆绑”到农田里,没机会去城市里打工,自然是拿不到退休金。国家的经济富裕了,应该重视着老农们的养老。
父辈们缴纳公粮、当义工,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出人出力,他们从来没有怨言,只希望国家会变得更强大。如果能够给老农补贴1000元的养老金,那就可以解决大家的基本养老需求,生活的品质也会变得更高。
专家的建议是好,农村老人的总量达到了1.5亿人左右,如果给所有人下发1000元,那财政压力也会特别的大,从哪里弄钱下发呢?
专家表示,应该增加奢侈税,对那些消费水平高的富人征收额外的税收,并将税收拿出来支持农民的养老金下发。
这样的好处是缩减贫富差距,逐步使得我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中。
农村的老人没有额外的开支,只能在农田里不断的奋斗,粮价却逐年的低迷,在成本增加的同时赚不上太高的收益。希望国家能够重视老人的养老问题,让所有老人都能度过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