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11月21日,北京市首家农村老年餐配送中心在怀柔区桥梓镇正式投入运营。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怀柔区将助餐作为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拟通过“中央厨房 社区配送 老年人家庭”等方式,探索解决养老助餐问题的经验模式。助餐试点运营方式采取政策支持,即给予包括配餐中心建设、餐厨设备、餐车一次性补贴,同时给予送餐补贴。冷链车每餐每公里送到指定地点补贴2元。三轮保鲜车及人工送餐,1-5户的村补助10元,超过5户按照每人2元发放送餐补贴。三是给予餐费补贴。参照养老服务驿站流量补贴标准,按照老人用餐费用(困境失能老人中餐6元、晚餐4元。一般老年人中餐10元、晚餐7元)的90%发放用餐补贴。
助餐试点监管方式则是根据《怀柔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项目送餐监管方案》,通过手机APP记录送餐服务过程,将送餐服务纳入监管体系,采取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送餐就餐情况进行实时记录,送餐记录作为送餐服务流量补贴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11月11日,桥梓镇红林村农村老年餐配送中心开始了试运营。当天仅有104名老人,到本月21号,短短11天已经增长到了192人,其中15人左右直接在送餐中心就餐。
“送餐中心是每周送餐六天,周日休息一天,但有的老人提出周日也有需求,经过和配餐中心负责人讨论,我们镇老年配餐中心制定了‘我的小灶’项目,餐饭种类和价格稍微提高一点,但也让老人吃的更舒心了,更像家的感觉了。送餐中心,为全镇60岁以上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怀柔桥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此周到的服务,收费却十分亲民。普通老人午餐7元、晚餐5元,低保、残疾等老人午餐6元、晚餐4元,包含一荤两素、两主食、一汤。20余种菜谱营养搭配,每天都不重复。此外,中心每周会提前征求老人意见,根据老人的要求制定菜单。 “我们两口子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做不动饭了,儿女又不能总在身边照顾。现在有了送餐上门省事儿多了,味道不错,价钱也划算。” 红林村的丁学真老人说。
据该镇负责人介绍,送餐中心是区民政局在桥梓镇试点的养老服务项目之一,专门解决行动不便的老人用餐问题。该项目涵盖桥梓镇所有村庄,较远的峪沟村,只有一位老人订餐,也坚持送餐上门。为保证老人用餐卫生,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检查,保证食品安全,让老人吃得放心。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从怀柔区桥梓镇获悉,下一步怀柔区民政局将继续因地制宜的开展养老服务助餐体系建设,为不能出家门儿的老年人守着家门就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2020年,怀柔区将推广桥梓镇试点经验,在其他镇乡、街道开展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通讯员 丁志友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