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_ 社区卫生中心医生李海东:患者心安,我的工作就有意义_我的工作思维导图

我的工作

“李大夫,您今天又来啦!”

额头测温、手部消毒……层层“安检”后,全科医生李海东走进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天,本应休息的她,因为惦念着自己的病人,在前一天值过12小时的班后,又一次推开109诊室的门。

“有位大姐打电话说今天中午过来,我提前一点儿过来等她,让她放宽心。”

用消毒剂擦拭过桌面后,李海东拿出笔记本,对照着电脑屏幕,认真检查着每一名患者的病情数据。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中心实行电话分段预约就诊制度,像李海东这样的社区家庭医生,要为患者考虑得更多、更细。

我的工作

来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大多是附近社区的居民,看的也基本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李海东来说,这些病人都是她的“老朋友”,她的笔记里,清晰记录着每人的就诊日期、血压或血糖情况、用药情况、习惯看诊时间等内容。

“用药合不合适,是不是该来医院复查,可以预约什么时段……这些都是我该为大家考虑的。”李海东说,这些“课外笔记”,是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一点一点整理出来的。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李海东等待的李大姐走进了诊室。

“大夫,现在这特殊时期我也不敢往医院跑,看见您我就放心了!”白色的口罩下,李大姐的脸微微泛起红血丝。原来,昨天中午李大姐就来看过病,在这几天她的血压一直有点儿高,心率也高达120次/分钟,同时出现了心慌的状况。一番细致的沟通后,李海东发现李大姐目前用的一种降压药可能会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导致心率过快,并帮李大姐增加了一种减慢心率、缓解交感神经兴奋的降压药。

“您今早出门前什么时间吃的药?血压、心率怎么样?”李海东问。

我的工作

“大夫您看,我按照您说的,做了从昨天到今天的监测记录……”李大姐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记录着李大姐每隔一小时的心率,早上、中午、晚上的血压,以及用药时间。

李海东仔细看完纸条,对大姐说:“您看,今早您的血压不就降到130/95毫米汞柱了吗,心率也降到80了,从昨天到今天,您看这个效果还是挺好的。”

“我这血压一到下午1点钟以后,就容易高,昨天吃了您开的降压药,血压确实降下来了,但是心率降到了55次,您说这正常吗?”李大姐焦急的语气透着担心。

“咱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把您的心率调整在60次左右,您别着急,其实咱们的身体状况和自身的精神状态相关,精神紧张也会影响到咱们的血压和心率,所以您把心放到肚子里,咱再持续观察几周,咱们随时沟通,根据您实时的病情,再进行用药用量的调整。”李海东耐心解释道。

“那您看我这三种药还分开吃吗?心率低的话,另外那种药,我能不能吃半片?”

“这三种药咱们合着吃是没问题的,您的心率如果再出现55次以下的情况,您及时和我联系,咱们就把这个药物的用量做个调整。”李海东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李大姐的信息,“您现在好好在家里休息,也别一趟趟地往医院跑,咱们有电话、有微信,有问题随时联系,争取在一到两周的时间把情况都稳定住。”

“哎对,有您每天一通慰问电话,帮我解决好多疑虑,心里踏实多了!”李大姐的心情豁然开朗。

帮做过颈动脉支架的满大爷做B超影像检查、开三个月用药量的处方,通过电话指导返京隔离居民用药、缓解过敏症状……这天,李海东又在社区中心度过了一个“休息日”,虽忙碌,她却乐在其中,“患者心安,我的工作就有意义。”她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