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病难、看病贵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大问题,城里人如此,农村人也是一样。如果家中有人生了一场大病,巨额的治疗费往往会花光全家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血汗钱,农村有不少贫困户是因病致贫,更有甚者,脱贫之后还会因病返贫。
为了解决农村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实行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如今已经推行多年,可对这项政策,农民却似乎越来越不愿买账。交多少钱,咱就不说了。按规定如果农民在乡级医院就诊,通过新农合最高可以报销90%,按说这样不仅方便农民看病,也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可为啥还会引起农民的抱怨呢?
“说是报销
得
多,可花的钱一点也不少!”实诚的农民朋友一句话点出了真相。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新农合的报销和补贴对农民来说不透明。尤其在用药方面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
一些乡镇医院的医生为获取更多利润,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人下药。农民朋友每次到新农合的定点医院看病,医生都会先询问患者是否有新农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前做一个阑尾手术,手术费也就4000左右,现在有了新农合。同样的手术,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要一万多,报销之后也要四五千(有部分不能报销),不光一分钱没少,还让人大费周章。”
所以,这样的合作医疗不仅不能省钱,反而让人觉得不放心。用农民朋友的话来说:“医生都把心思放在如何开高价药赚钱上面去了,对我们的病情反而不那么关心,就算是吃药,心里也总觉得不踏实。”
而且,算下来不省钱是一方面,新农合的登记和报销流程还繁琐得让人头疼。因病情紧急在外地就医的患者无法在居住地获得报销,对于边远地区的农民,要想报销医药费,更是需要赶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以外的定点医院看病。
如此看来,农村的合作医疗确实存在越报花钱越多的现象,也难怪农民们一片抱怨。况且这几年新农合的费用越涨越高,从最初的10元起交,短短十年间已经涨到22倍,对于本来收入就不多的农民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新农合原本是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如今却成为大部分农民的负担,实在是让人唏嘘。对于新农合,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