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约_ 故宫里308口大缸是用来干嘛的,为何缸内的水600多年不结冰?

其实在故宫的众多宫殿当中,大多都会放置一些铜制的鎏金大水缸。这些水缸除了储水以外,还显示着皇室的气派与尊贵,让人惊叹的同时又提升了整体的美观程度。很多人不清楚的是,这些水缸当中的水,600多年来从未结过冰,北京、冬天,故宫的水缸不结冰你信吗?其实并不是缸内的水不结冰,而是古人的智慧。

故宫一共有308口大缸,为何如此之多?

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后,于1406年开始修建紫禁城,即现在的故宫,故宫的主体都是砖木结构,这意味着这个举世闻名的建筑是极其容易着火的,据记载,紫禁城在建成后不久,就遭到雷击起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烧成废墟,之后再次重建。

口约

但是这次重建之后,宫中增设了308口大缸,其主要目的就是贮水,防止紫禁城再次起火,因为皇宫内虽然有井水,但是受制于距离以及时间上等因素,最后还是将水预先倒入缸内,这样才能及时救火。

据说太和殿两侧的4口鎏金铜缸每个能装3吨水,被称为“四大金刚”,以上也就是这些铜铁缸的来历,但是为何会有人提出缸内的水600年不结冰?因为这个增设这些缸时古人的做法有关。

口约

故宫的冬天时极其寒冷的,这些缸内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然而到第二天清晨,水是肯定会结冰的,只是故宫有专门负责管理的人,他们会在缸的底部燃烧柴火,以此升温,这样缸内的水自然就不会结冰。

有人说在缸的底部烧火,不是每个缸都坐落在地面的吗?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故宫的导游牌标注来看,这个牌子里面写的清清楚楚,故宫的缸600多年不曾结冰的原因。

口约

首先这写缸的底部是坐落在圆形的石阶上,圆形石阶有一侧有空,可以放炭,气温低时,太监或者宫女在缸底部烧炭,加温之后,水一直处于常温状态,自然不会结冰,古人在增设缸的时候就已经想到冬季结冰的问题,确实让人敬佩。

其次故宫中有人负责,每年在冬季来临,大概是十月至第二年的二月份,这段时间会在缸外套上棉套,并加上盖子,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结冰,所以并非缸内的水不会结冰,而是认为因素导致缸内的水不结冰。

口约

时至今日,宫中安设的308口大缸,其中鎏金铜缸18口,也叫太平缸,有铜制和铁制,铁制缸为明朝铸造,鎏金铜缸为清朝铸造,分别放置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门的两侧。《奏销档》记载,鎏金铜缸每口约重1696公斤。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