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区
泊船问来是洪泽
洪泽城区 张建/摄
春秋战国时期,区境先后属吴、越、楚国。秦时,分属东阳、盱眙、淮阴诸县。“洪泽”之名始于隋代。据南宋《舆地纪胜》引唐《元和郡县志》记载,“洪泽浦……在盱眙县北三十里,本破釜涧,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至是降雨流泛,因改破釜为洪泽。”洪泽之名实源于此。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随着高家堰(洪泽湖大堤)的修筑,洪泽湖形成并不断扩大。明清时期,洪泽分属宝应、盱眙、桃源、清河、山阳诸县。
洪泽湖 吴小艺/摄
洪泽湖位于淮河下游,水域面积约2069平方千米,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分属江苏省淮安市、宿迁市,其中大部分水域属于淮安市洪泽区。
洪泽湖大堤 陈凯/摄
民国时,境域南部属盱眙县,北部属泗阳县、淮阴县,东部属淮安县、宝应县。抗战期间,1940、1941年,相继成立淮宝县、洪泽县,洪泽置县始于此。新中国成立初,全境分属盱眙、泗阳、淮阴和淮宝等县。1956年5月,重置洪泽县,属淮阴专区。1983年,隶属淮阴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隶属淮安市。2016年撤县设区。
老子山 吴小艺/摄
老子山镇位于洪泽湖南岸,相传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采药炼丹而得名。老子山既有湖光山色,又是温泉疗养胜地,千年古村落——龟山、江淮名刹——安淮寺等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