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轻微伤标准_ 大学生为法医开发验伤神器 轻伤重伤一测便知

法医鉴定轻微伤标准

大学生们研发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新工具”

原来法医验关节靠两把尺,几个人测还可能测不准,如今只需一把新型尺就能搞定。记者昨日获悉,湖北警官学院几名大三学生研制出的新型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能为法医评定伤残等级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不仅获得了公安部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金奖,还被运用于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与该校三真司法鉴定中心。

小发明解决法医烦恼

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大三学生王怡彬、魏世豪是“关节活动度测量新工具”研发团队的成员。昨日,他们告诉记者,研发这个小东西花了一年多。

他们大二上法医课时,指导老师是法医专家。他说,法医在鉴定工作中常用“调整型大型分度仪”和“肢体角度测量尺”来评定伤残等级,但它们的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加之有时被鉴定人为了多获得赔偿,可能出现伪装肢体关节活动障碍的情况,导致法医不能准确判断其伤残等级。

“听说这事后,我们就去观察这种传统测量方法,发现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一个人固定尺,另一个人推动关节,往往关节活动了,而尺还没有动,导致测量读数出现误差。”

几个小伙子决定改变这种情况,做一种新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

记者看到,这种新型测量工具将关节两边都设置了测量尺,并可固定在关节处,单人就能操作,且能最大程度推动被鉴定人的关节,做到关节动,测量值就动,加上电子读数设备,数据更直观简便。

已校正一例误判案例

去年,这一发明获得该校“李昌钰工作室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公安部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金奖。

此后,发明团队继续改进,让发明更智能。今年便增加了蓝牙模块和计算程序,使产品测量出的数据能实时传输并自动录入到程序,计算关节活动度的均值,让数据更准确。

“该发明为准确评定损伤及伤残程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减轻了法医工作量,值得推广使用。”该校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涂霓介绍,该产品今年11月于三真司法鉴定中心校正了一例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伤残等级误判的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