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思想在国外的影响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外国人怎么说。
一、马若瑟
▌马若瑟在《道德经》中发现了「上帝」
马若瑟(1666~1735),法国传教士,1698 那年来华,他曾用拉丁文对《道德经》作了评述。
马若瑟是个有钻研精神的传教士,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经典。其中影响最大是他在《老子》书中发现了上帝的名字。
《老子》第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Yi),听之不闻名曰希(Hsi),搏之不得名曰微(Wei)」。所以,Yihsiwei(雅赫维)等于「夷希微」,也就是上帝耶和华的名字,该发现非同小可,因为基督教认为上帝无所不在,中国也决不例外。
该发现也鼓舞了「《旧约》形象学派」一帮人,这是一个要以中国文明证实《圣经》可靠性的团体,当时在欧洲也曾流行一时。
其追随者经常召开关于上帝、神、道的学术会议,甚至今天仍有人在研究它。他们中一些大胆者甚至提出了「神道」教来代替基督教,终不为罗马教庭所容。
二、里根
▌里根「治大国若烹小鲜」
里根是美国第 40 任总统,连续任两届。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当选和就职时年龄最大的总统,也是最长寿的总统。
里根在 1984 年访问中国期间,了解到道家学说。他在 1987 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中国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阐明其施政纲领。
他还在咨文中鼓吹说,「在别的宪法中,政府告诉人民怎么做;在我们的宪法中,咱人民告诉政府怎么做,而且只能按照宪法上规定的去做。别的革命是用新的统治者来取代旧的统治者,而我们的革命却立人民为主人,雇政府为仆人。在美国,是咱人民说了算。」
里根一句话引起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于是八家出版社竞相出版《老子》,其版权价值 13 万美元,可谓一字千金了!
三、玻尔
▌玻尔自称道家得道者
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与爱因斯坦并称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双雄」。玻尔在 1937 年访问中国时发现了道家的太极图,为互补原理找到了哲学上的基础。
因为道家的太极图中的阴阳,就是处在对立的统一的关系之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深一步探索更让他震惊万分——他煞费苦心对光到底是什么所作的阐述,老子早在 2500 年前就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即阴阳互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概念的相对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等互补思想。
从此,玻尔就与道家结下不解之缘,他说:「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1947 年,玻尔设计了哥本哈根学派研究所图徽,其中心是伏羲黄老的「太极图」,同时还加上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
1949 年,当他被丹麦王室授以勋章时,他说:「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得道者」,而且还要求把太极图作为荣誉证书的背景图。
四、李约瑟
▌李约瑟自称名誉道家
李约瑟(1900~1995),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
李约瑟晚年自称「名誉道家」,他自取译名,李姓源于老子,取字「丹耀」,号「十宿道人」和「胜冗子」,道味十足!
李约瑟用 30 多年时间,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呕心沥血,从 1956 年到 1983 年已出版五卷《中国科学技术史》,该书一出版便闻名于世,1968 年在巴黎被第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家联合会授予「乔治·萨顿奖章」。
李约瑟在研究中明确了道家在中国科技史上的主要地位,发现了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他在第二卷和第五卷高度赞扬道家思想,极力宣扬道家的科学民主精神,对道家文化的世界传播起到重大作用。
五、普里高津
▌普里高津迷上了道家自组织思想
普利高津(1917~2003),比利时化学家,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他认为,中国的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中具有「自组织」和「自发运动」的思想,这与西方传统结合起来,也许能导致一种面向未来的自然模型。
普利高津的著作有《从存在到演化》《从混沌到有序》《探索复杂性》《确定性的终结》等,他在著作中喜欢引用老子、庄子的原作。
如《老子》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天运》中的「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六、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迷上了庄子的混沌
汤川秀树,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人。
汤川粒子物理学上的「混沌」说的产生,是受到《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混沌」的一则寓言的启发。
他说:「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倏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他们还在自由地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到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混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
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得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混沌无序状态看成是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得时间和空间。在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他还说:「更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相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惯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混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道家千年秘藏《云笈七签》,包罗万象。道家之秘尽在其中!有注解哦~关注【轻口味故事】并留言 ''
云笈
”。
道家和科学,很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