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小时工_ 金智英,你该缓慢受锤,还是良性崩溃?_小时工协议书范本

《82 年生的金智英》这本书,你们一定已经听说过了。

它是韩国女作家赵南柱用两个月写就的长篇小说,出版于2016年10月,讲述平凡的韩国80后女子金智英从出生到为人母的"前半生"。

截止2018年11底,《82 年生的金智英》在韩国的累计销量突破100 万册,相当于每五十个韩国人里就有一个人读过。这是时隔十年韩国再度出现百万级畅销书。

一个月后日文译本出版,仅用了两天就登上日本亚马逊亚洲文化板块的畅销书第1 位,四天后,日本出版方筑摩书房宣布将进行第三次印刷。

正是金智英女士极为"普通"的经历担起了这种"现象级"的销量。每位女读者都通过她感受到了东亚女性的集体困境:仅仅因为性别,很多事情明明不是女性的选择,却得由她们本人全权负责。

超市小时工

作为独生女,我对重男轻女没有切身体会;学生时代被陌生男子尾随跟踪时的惊惧也已随着岁月流逝淡忘了。但当读到金智英产后被迫全职当妈再难重返职场,拥有大学文凭的年轻母亲看到超市冰激凌店小时工招聘广告写着都要"眼前一亮"的惨状,身为女性的苦楚对我来说,陡然真切起来。

金智英告诉店员自己会回去和先生商量一下,转身准备离开,这时那位同样也是因为做母亲后被职场抛弃的店员补了一句:"我也是大学毕业的。"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竟惹得金智英突然哽咽想哭。

我捧着书无声落泪,正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深深感激其给予我的一切,金智英此刻的无奈和凄凉尤其戳得生痛。

超市小时工

"尽管之前的工作并不能赚大钱,对社会也没有多大影响力,也不是什么能够做出实际产品的工作,但对金智英来说,却是十分有趣的一份工作。

她通过完成主管交办的事项、职位升迁等过程,得到所谓的成就感,并深深自豪,可以用努力赚来的钱养活自己。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明明不是因为工作能力差或者不脚踏实地而搞丢饭碗,却依旧失去了工作。"

超市小时工

《82年出生的金智英》到底好在哪里?

完整性:提供了一份二十一世纪东亚都市女性前半生的完整样本,从前传、出生、入学、进入职场一直到结婚生子后被现实所迫做了"全职妈妈",至此遭遇人生格式化。

克制:这本书流畅易读的有点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女作者赵南柱在情绪呈现上的克制,她把情绪和思考留给了这本书的另一个无形的主角:女读者们。不带情绪杂质的呈现,才能更好地帮助女性读者达到她们理应达到的认知深度。

"良性"崩溃:《82年出生的金智英》的走红表明东亚社会中最普通、平凡、本分的中产阶级女性正在觉醒,开始正视性别环境导致的问题,思考其根源。在书外,东亚三国断崖式下跌的生育率也在与这种觉醒和思考相呼应。

超市小时工

82年出生的金智英女士一直在缓慢受锤。

产后一年她被确诊为产后抑郁症/育儿抑郁症,外在表现为:时不时被她生活中的女性们附身 - 母亲、女上司、甚至她自己不到两岁的小女儿 - 以她们的口吻与身边人对话,陈述主张,表达愤怒.....也许这样她就可以不用忌讳自己身为金智英的角色和身份。

在韩国社会密不透风的男尊女卑中出生长大,好不容易成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都市职业女性的金智英,为什么偏偏在结婚生子后突然精神崩溃呢?

因为一旦成为人母,她就必然迎面遇上人生最大的一次格式化:退出职场。这个格式化是如此无情而彻底,把刚刚在社会巨轮上找到栖身地的金智英又狠狠甩了出来。

超市小时工

而当初促使金智英和丈夫做出是她而不是他"当全职母亲"这一决定的那些原因,是"顺理成章"的。

"金智英与丈夫讨论了很多种可能性,他们将生完小孩马上回去上班、请一年的育婴假然后再去上班、永远不回去上班这三种可能都写在纸上,并整理出每一种情况诸如谁会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需要投入多少费用、分别有哪些优缺点等。"

《82年出生的金智英》用整整一页叙述这对普通工薪族夫妇的理性分析。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夫妻之中一定要有一人放弃工作专职带小孩,而那个人只能是金智英,因为郑代贤的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较高,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遍也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正文一共161页的书,到了130页我才感到终于看到了重点。

超市小时工

从女性角度出发,工薪阶层的婚姻里有一个极其普遍的"逻辑僵局"↓↓↓

夫妇俩的收入加起来无法承担一名让人放心的全职住家保姆,祖父母辈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帮忙带娃,那么如果丈夫比妻子工资高一些,则必须半牺牲或全牺牲自己职业,只会是妻子。

这个僵局不打破,女性就依然只能通过服务家庭、牺牲个体来获得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存在感,金智英们的崩溃将继续。

超市小时工

夫妇俩做出这个决定的2014年,"韩国已婚女性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结婚生子育儿而辞去工作"。

也许中国这边的情况好一些,但从怀孕到育儿甚至孩子高考完毕这一段漫长的过程中,多少女性的职业机会以及顺带的经济能力、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个人志趣....都被如此"顺理成章"掉了

"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优秀的人,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着这样的困扰。我暗自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

这是《82年出生的金智英》全书的最后一句话。说话的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医生,已婚已育男。做这个决定之前,他刚刚满怀真诚地赞美了一位因生子而离职的女雇员。

超市小时工

最能从金智英女士身上找到共鸣的,当然就是东亚都市里那些本分的女孩子们,她们是普通安静的盆栽小花,是缓慢受锤的牛,大小纠结只会以腹诽的方式排解,也许内心一直有在抗议和怒吼,但最终不会去做"出头"的那一个。

于是金智英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声音",精神问题爆发时,靠着扮演勇敢的母亲、年幼的女儿、硬气的学姐、模仿她们的声音来宣泄内心的愤怒和苦闷。

而被她"模仿"以及将被她模仿的女性,是压在《82年出生的金智英》字里行间石头缝下的微光:

在教室里告诉老师室内鞋并不是金智英而是惯于欺凌她的男同桌踢出去的女同学

提议定期更改学生吃午饭顺序的柳娜

因男女制服规范严格度不一而向教官提出抗议的女同学

凭自己的力量把暴露狂堵在箱子里并捆绑送警的"大姐头"及其女跟班们

重男轻女直接受害者,却指着世界地图告诉金智英和姐姐"世界很大,眼界要开阔"的母亲吴美淑

公车上下班归家途中满脸倦容却留意到中学生金智英正在被性骚扰和跟踪的女上班族

虽然成绩全校第一却因为性别被雇主挑剔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高难度司法考试的学姐

选择她、赞赏她、教导她不因自己是女性就放低姿态的女上司金恩实

.....

还有写出《82年出生的金智英》的赵南柱:"虽然也想过我是不是让其他人感觉不舒服,但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平等的生活,让孩子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行。不要只想到那是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话。"

还少吗?

超市小时工

母亲、姐姐、女同学、学姐、陌生女白领、女上司.....82年出生的金智英一路上由她们帮忙避险开路,但是到了她自己做母亲的时候,因为工资比丈夫低必须强忍不甘,向现实低头,再也没有其他女性能够替她扛事儿。

不光东亚,全球的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忍受着不公,那么出路在哪里?光靠呈现自己的境遇和苦楚、抱怨男权社会的种种丑态足不足够改变女性的困境?

我想,与其揪出100个男权典型加以批斗,不如:

培养更多有当领导者志向的小女孩

给个人志趣远在爱情婚姻育儿之外的女性多一句认同

抱着巨大地热忱传播更多女性经营管理们的经验和故事

多多鼓励自己和同性伙伴在母亲、妻子身份之外寻求和实现个体价值

.....

什么时候在经济能力和职场地位上能够和男性分庭抗礼的女性越来越多了,金智英们的命运之变,才算有了真正的希望。

超市小时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