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如何在提升民警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监所安全?在破解这一问题时,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将“智慧”元素应用监所管理,打造监管新模式,实现连续18年无安全事故,连续7年被评为一级看守所。
“我们先后投入240多万元升级了看守所软硬件设备。”据介绍,青白江看守所按照“1 N”模式(1个实战平台,N个子系统)打造智慧监管。
目前,看守所已建设了以指挥研判分析系统为核心,以人脸识别系统、红外越界报警、监室信息管理及信息交互终端、数字化监控监听、监室门禁、“心声”法制直播宣传等系统为支撑的智慧监管体系,将智慧化系统运用到风险人员管控、监室精细化管理等方面。
此外,看守所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综合各项“智慧监管”系统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实时对被监管人员在所活动、民警日常执法等动态信息进行分析、提示和报警,实现警情自动发现,全岗位流转,及时处置,警情信息反馈的闭环管理。
“我们还将‘1 N’模式运用到了民警的日常工作评估。”民警说。看守所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个专班、五大手段的“135”岗位联动机制。依托指挥研判分析系统,对三大专班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实现对在押人员行为轨迹的实时管控,对民警执法执勤的常态监督和对看守所内部警情处置的多岗联动。
除人工考核外,看守所依托“智慧监管”各项系统采集的数据对监所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专门设置网上视频巡查岗,对民警、辅警的台账、日常履职执法状态等进行回放或在线督查,对记录考核通报存档;定期分析研判执法风险点,精准防控,强化队伍执法规范意识,助推规范执法水平再上台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