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公司的招股书引发了社会围观——2019年1-9月,这家公司的净利润达到95亿元,但公司只有67个员工,而且这个数字还包含了借调人员;公司总资产为1871亿元,意味着公司人均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28亿元。
在9个月就能人均创造1.4亿元净利润的这家公司,并不是一个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也不是快速生长的互联网新贵,而是来自于一个传统行业——铁路客运。没错,这家公司就是京沪高铁。
从2011年开通算起,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已有8年,占尽天时地利,成为国内最赚钱的高铁线路。起点和终点是北京、上海这两个超级城市,途径的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也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京沪高铁可以说向来不缺客源,一到假期只缺客票。截至2019年9月末,京沪高铁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近11亿人次,旅客人数年均增长20.4%,客座率常年维持在80%左右,是中国客座率最高的高铁线路。
京沪高铁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京沪高铁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在2018年已突破100亿元大关,2019年前9个月就达到95亿元,日均约赚3500万元,这个盈利水平已经超过90%的A股公司。从估值上看,京沪高铁可达三千亿元,这个市值可以跻身全部A股的前25,接近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不过与格力电器不同,这家公司不用营销,也不做研发,却能得超百亿净利润。
因为不用做广告拉销售,京沪高铁的财务报表中,连销售费用的科目都省了。京沪高铁的研发费用主要是支付给科研课题承担单位的服务费。2019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52万元,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一直在0.05%以下。
京沪高铁每年通过运送旅客获得约为150亿元收入,这部分占公司总收入的50%左右。剩下的收入来自哪里?原来京沪高铁还有一个“躺赚”的能力,那就是收“过路费”。
高速铁路一旦建成通车,那通行在这条线上的列车就需要交“过路费”,就跟汽车走高速需要交通行费一样,京沪高铁将其称为“线路使用服务费”,凡是途径这条线路的列车必须得交钱。“过路费”之外,京沪高铁还会收取接触网使用服务费、车站旅客服务费、售票服务费、车站上水服务费。
这些费用,京沪高铁将其统称为“提供路网服务 ”,这项服务在2018年为京沪高铁创造了150亿元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一半,跟旅客运输收入平分秋色。截至2019年9月,京沪高铁提供路网服务收入达到127亿元,比旅客运输收入还多7亿元。
本文题目里的“小公司”,是从员工规模角度来说的。2019年公司员工只有67人,其中有25人还是借调过来的。因为京沪高铁采用委托运输运营模式,你乘坐高铁时见到的乘务人员、司机,都不属于京沪高铁公司。
这样一家不营销、少研发,员工又少的公司,就靠着一条铁路线,每年就可以轻松赚取百亿元的利润。那为什么还要上市呢?
早前,外界一直猜测京沪高铁上市,是为了筹集资金建设京沪高铁复线,因为现行京沪高铁的运能已经接近饱和,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招股书的出炉打破了这一猜想,它实际看中的是安徽的四条高铁线路,上市募集的资金会用于收购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京福安徽公司”)65%的股权。京沪高铁计划借此形成以京沪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的高速铁路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頔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