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_ 关于画家,我们常有3种误解_误解的卡通图片

关于画家,我们常有3种误解

图/杨天佑 文/秋香

书画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被称作为“灵魂保健品”。音乐可以为人疗伤,书画同样具有安抚心灵,激发动力的功能。另外,书画作品也是收藏投资的重要手段,我们经常看到天价书画作品拍出,让无数人垂涎。也因此,很多人总是对画家有误解,特别是这3种误解,让画家们很不爽。今天,陈晓辉美术馆的小伙伴们就来梳理一下这3种让画家不爽的误解。

误解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身边有画家朋友,这些朋友们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开口向画家要画的。

要画的口气各有不同,有的婉转,有的直接,有的还带着调侃。他们先不说一幅画的价值,而是直接上口就要。起先,画家朋友还不太好意思,有的就碍于面子,答应了。有的就没有答应。答应的还好,给的及时了面上带着笑。给的不及时,就背后四处数落画家的言而无信。

误解

没有给的,心里那里一百个不痛快。背地里更是说的直白:要你的画是看的起你!牛什么牛?从此,朋友是没法做了,无形中给画家树了一个敌,这样的敌人在画家朋友的周边无处不在。

其实,从画家的角度来讲,一幅画就是自己孕育出的一个孩子。有着十月怀胎的艰辛和创作的艰难。不管画的水平高低,那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无偿的给了你,你家要是大会堂,挂着画还能给画家涨面子。要是自己家里一年客流量也就是个位数,还就是自己家的爹娘儿孙,画挂你家简直就是浪费。

误解

每一幅画不管是出售还是送人,对于画家来讲,都是难以割舍的。因为,画这幅画的过程中,凝聚了画家的或浓或淡的感情。至于得到的钱财,倒是在其次,更何况有时是无偿呢。无偿要画还硬说是看的起画家的朋友,还是请免开尊口为宜。

在普通人眼里,画家画一幅画,不就一张纸一支笔吗,能费多大功夫?看似一张画,画家就是用一张纸和一支笔完成创作。但一幅画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和艰辛。

误解

画家,投入最大的什么?简单的说,是苦学的成本。一个画家的作品,能够让人开口想白要,说明他已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为了达到这个水平,画家需要通过无数的日日夜夜去学习。

这种学习,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的。有的画家毕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

误解

为了学习,画家会购买各种资料、画材。会报各种的培训班,花去的钱财也不在小数目。有的为了学习,丢掉了工作。有的为了学艺远离家乡家人,家中的成员为画家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从这一角度来讲,一个画家的成功,是一个家庭的全心付出。

同时,画家还要忍受无边无际的孤寂,在人们醉情于娱乐时,画家们仍在画室里默默画画。画家不是不想,也不是不会娱乐。而是,他们似乎有着一种使命,一种为了画好画,而甘愿放弃其他享受权利的使命感,让他们不得不在寂静的夜里,在无数的美好光阴里,画着心中的山河,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灵魂保健品。

误解

所以,一个画家画一幅画,可不是只要一张纸一支笔那么简单。那只是表象,背后的付出是一生的幸福。

我们时常看到,媒体报道,哪位画家的作品拍卖出了一个多亿。也或者从身边的画家那里间接的了解到,他的一幅作品每平尺就成千上万。家里住的是洋房别墅,外出座的是宝马奔驰。

误解

我们说,这样的画家不是没有,也不是个案。他们在画坛有名,利自然就有。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成名立腕的画家,名利双收是自然的事情。

但还有很多的画家,处在人生和画技的爬坡期。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作品的内涵和质量,投入所有的精力,点灯熬油,孜孜以求。在画技没有精湛到很高的水准,在声名没有远播四海时,他们的作品还可能只停留在作品的层面,并没有成为商品。

误解

既然不能成为商品,产生不了经济价值,那么画家本人的经济状况时常是堪忧的。因为,自从他们将一生献给了书画之后,其他的生存技能就没有精力去培养,社会生存的抗压能力就明显减弱。

对于大多数这样的画家们,说他们很有钱,在他们看来,那是对他们的嘲讽。他们喜欢书画艺术,甘愿为了她而付出一生的热情。但与其他工作一样,画家本身,也是一门生存的技能,在没有机构操作之下,他们个人的经济状况有时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其他劳动者,有的甚至一生清贫。

误解

综此上述,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够给身边的画家以真心实意的理解。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在为艺术付出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你喜欢画家的作品,想要支持鼓励他,那就采取有偿的方式,给他们更加实在的帮助。

一个画家,能够有尊严的生活,他们就可能创作出更多精湛的作品,带给人们更多更好美的享受。这样的话,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会多出更多的美好。这份美好,在于画家的画笔画出的美好,也在于你对画家理解所产生的美好。

误解

文中配图作者简介:

误解

杨天佑,重庆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重庆市楹联学会会员,陈晓辉美术馆签约画家。自幼对绘画情有独钟,师从当代著名画家徐湛,曾刚、施云翔等当代名家,同时兼学古人,师自然,尊道法,画风艳而不俗,大气恢弘,意在追求山水入心、画心境、画修为。同时师从洛阳名家兼攻写意牡丹,篆刻沿袭齐白石等古人遗风,刀锋凌冽挺拔、韵味十足。曾参加全国书画大展,屡获丰绩,积极参与各种慈善事业以及国内外一系列学术邀请展,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承传润化为清逸笔调,以画示心,以画会友。

前段时间,我们发表了近期杨天佑老师的作品,读者纷纷留言,对于他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根据网友们的要求,我们今天刊发了他的另一部分新作,以飨读者。

误解

误解

误解

误解

误解

误解

欢迎您就杨天佑老师的作品,留言进行交流。

—END—

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历史文章推荐:

画家所有的烦恼,只因为你不懂这个词

最怕画家放弃传统,还觉得理所当然

杨林朱砂作品驱邪气!

2020年贾荣志扇面画新作赏析(下)

坚守传统,是画家最好的修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