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过程_ 招标过程or招标结果,哪一个更重要?_招标投标流程图

 

过程和结果,哪一个更重要?当然都重要!

但是,由于有了要达到的结果目标,从而有了相应的适当的工具方法和流程,正因为遵循了适当的方法,实现结果的概率更大了,风险更小了,这就是二者的关系。

招标过程

 

那么我们看“泛招标化”,每一个泛招标化的坚定支持者,从心里都是忽视结果的,认为只要流程正义了,结果被损失也是值得的,或者认为只要有了“正确的”“公认的”的流程程序,好的结果就必然出现。无论哪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原因有二:

1.忽略了世上本没有“公认的”“正确的”的流程。

依靠工人阶级实现了十月革命的苏联,“公认的”“正确的”的流程在中国就遇到了问题,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毛泽东带领共产党转战农村,创立了新中国。所以,合适的方法,工具和流程都是为结果目标服务的。我发现大多数企业采购目标,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都是不清楚的,你和一个企业从老总,高管,监督审计,使用部门到采购经理,你得到的采购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没有文字化的明确的目标,又没有分析什么工具方法适合什么目标的能力,那个“正确的”“公认的”方法和流程还有存在和坚持的必要吗?

2.忽略了采购管理是一个不断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不断提升过程。

当人们不是主动的,不断批判创新的向着目标结果最优,增值最大化而努力,而是仅仅遵守一个程序,那么企业的创新,增值动力就消失了。若以利润率为基本生存能力的企业,你增值的动力都没有了,早死晚死,只是市场繁荣程度和保护程度的问题,二者好,死的慢点,二者不好,死的快点。

所以,泛招标化的积极倡导者,不是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而是在把国有资产推向死亡,仅仅因为死亡没有立刻到来,所以他还可以打着为国有资本负责的幌子加速国有资产的损失。

所以我非常不喜欢乾隆,他打造了一个为国为民,天朝大国的架子,把清朝家底造光,对外经济军事交流通道堵死,文化高度统一封闭,把自己打造成一代圣主以后……清朝就开始没落,再也没有起来。这种只看眼下不看将来的做法,和泛招标化支持者的思路,是多么高度统一啊。

招标过程

 

回到原点,招标是一种有其特点、优点和缺点的采购工具,要先明确采购目标,做好采购分类;再根据目标,该用招标的用招标,用好用尽规范,以采购管理成果考察工具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不该用招标的,别东施效颦自以为是,抱着流程正义的观点“毁人不倦”。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