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过,北方地区各城市小区便相继开始集中供暖了。可周边农村地区的村民,却对冬季供暖忧心忡忡。
“我们村是天然气自采暖,各家各户大都还没开始烧,现在一般人家也都舍不得烧了,因为一冬天要1万多元,过段时间更冷的时候再烧吧。”日前,记者来到两年前就已完成“煤改气”的北京市大兴区大生庄村,村头一位倚坐墙角晒太阳的老大爷对记者说。
这边是“有气嫌贵不愿烧”,那边却是“装了燃气壁挂炉无气可烧”——在距离大生庄村100多公里的雄安新区南涞河村,“煤改气”工程进行了好几个月,但直到11月下旬仍未通上气,村民家里接了管道、装了壁挂炉,却只能靠空调、电热毯取暖。
不管是在“煤改气”已经两年多的北京市大生庄村,还是在今年刚刚开始“煤改气”的雄安新区南涞河村,多位村民均向记者反映“今冬有点冷”。
(文丨本报记者 武晓娟 李玲)
“真是舍不得烧。村里在外面上班的,家里条件好一点,还能承受。但岁数大的、没有经济来源的人,可不就得省着点儿烧”
烧个1万元左右在我们村都还是普通的
在大生庄村东南约40公里的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村民们的取暖费用要低不少,
北辛店村的田阿姨同样舍不得用气:“
不过,在北京市这几个率先完成“煤改气”的村庄,
“壁挂炉装好一个多月了,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气”
据了解,今年7月,河北省正式启动对雄安新区25个乡镇、233个村共13万户居民的“煤改气”工作,雄县南涞河村也在其中。
11月22日,记者来到南涞河村,村民的房屋外墙上都横平竖直地架着亮黄色的天然气管道,并通过墙上的开孔通入每家每户。但该村好几位村民都告诉记者,
“壁挂炉装好一个多月了,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气。”村头付大爷把记者引入家中。在他家厨房墙上,壁挂炉外层透明的包装膜尚未撕去,进气管也未接上。“现在只能开空调,晚上还得开电热毯,没办法,只能这样,挺费电的。”付大爷无奈地说。
村里几位年轻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就此联系负责该地区“煤改气”工程的中石油昆仑能源河北分公司相关人员,对方表示
“现在我们有几百号人在现场做收尾工作,这需要用户以及壁挂炉厂家的配合。”
因上游气价上涨,燃气公司开始“限购”
屋子暖和与否,不只取决于“煤改气”后是否“用得起”“用得上”,还取决于是否“用得好”。
若选择每方2元多价格一次购气充值限额为100元,且每天只限一次;若选择每方3元多的天然气,可以预购气充值不设上限
这也导致群众纷纷在河北新闻网的“阳光理政”上进行投诉。在河北保定市定兴县,杨村乡村民反映“燃气公司每次只卖给村民100元的燃气,一分钱都不多卖,导致每隔两天就去买燃气”“没有燃气就冻着,每次去充值,都是人满为患,办理不了业务,充不上燃气”。小朱庄镇村民发问:“100块钱只够用两三天的,大冷的天老百姓反反复复排队买气,‘煤改气’就是这样制约百姓吗”……
对此,中国燃气给出的解释是:“上
河北省定兴县发展改革局称,接到群众反映后,即对中国燃气定兴县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紧急约谈,要求“中燃定兴公司立即停止天然气限购和违规加价行为,禁止变相抬高群众用气价格”。11月25日,改革局答复群众:11月17日晚上9:00,中燃定兴公司宣布撤销限购决定,恢复不限额购气。至此,中燃定兴公司区域内7个乡镇购气恢复正常。
需协调好用户、企业与政府三者的不同诉求
在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任世华看来,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揪着众多百姓心的还是家中那本经济账。
在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层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辉华认为,
曾参与过农村煤改气工程设计工作的中国电建西北院冉龙飞也向记者表示,煤改气工程能否顺利按时推进,涉及气源是否充足、同时开工项目数量、建设方材料是否供应顺畅、施工队伍水平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煤改气’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主要体现在‘煤改气’如何协调好用户、企业与政府三者的不同诉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认为,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责编 | 卢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