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考试具有全面灵活重点突出的特点,大家若想通关,应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梳理教材内容,分层次掌握考点,下面文理会计小编特地整理了8位成功拿下初级网友的备考经验,并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必须要掌握的核心考点清单,希望对你们有用!喜欢的记得分享哦!
一,《初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清单
1.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与处理。
2. 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
3.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职工薪酬的内容及短期薪酬和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4. 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5. 收入确认的原则和前提条件;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以及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在某一时点和某一时段履行履约义务并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的内容及账务处理;
营业成本的账务处理;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期间费用的内容及账务处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利润的构成、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
6.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7. 管理会计的概念和目标;管理会计要素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成;管理会计的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8. 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标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内容和构成;
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和典型的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的核算;单位净资产业务和典型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核算。
二,《经济法基础》核心考点清单
1. 法和法律、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和分类、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2. 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
3. 支付结算的原则、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票据的概念与特征、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与收费、汇兑、委托收款。
4. 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 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 第六章相关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7. 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8.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三,备考经验分享
还有很多童鞋经常问我,初级考试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更合适呢?下面是8位备考成功的网友的回答,可以作为2020年备考初级的参考哦~
@网友1:
一轮复习以研读书本为主15天。二轮复习以刷题为主5天。三轮复习以背诵易混知识点与错题为主5天。最后冲刺以真题演练为主5天。
@网友2:
初级会计实务:概念公式很重要
经济法基础:知识背诵很重要,端正备考心态
@网友3: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建立知识体系,精准理解知识点,辅之以必要的练习。
1.每一节内容体系,重难点内容,每部分考点掌握,教材习题会做。教材可以结合每章重难点内容讲解部分一起学习。
2.做题,做题有助于检验和深化学习效果。做所学到的该章节的习题,切忌不要边看答案边做题,先做,再对答案,分析错误原因,是根本不会,还是记忆不清。一定要做,不要光在头脑里想答案。
第二阶段:复习重要考点,真题训练。
1.对重点内容归纳总结,再次复习。
2.该章节相关真题练习,常考点是什么,怎么考。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切忌做真边看答案边做题或者只看答案不做题,那会造成一种会做的假象,一定要自己完整的做出来。
第三阶段: 回归教材,梳理重点、考点,精准背诵记忆。
交替学习有利记忆,提高备考效率
@网友4:
我自己在复习时,是两本书同时起步,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不用长时间对着同一本书而感到无味,交替学习有利记忆,避免了越学越无趣的情况的出现。而且一定要配合练习题来复习,效果更佳。
@网友5:
一、 计划周祥
在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之前,首先就需要全面了解初级会计考试时间及内容,从报名时间到证书领取整个考试的全过程,针对备考做一个详细周密的备考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备考资源进行合理安排。
二、 提前预习
初级证将成入门级证书,但初级会计考试的内容却不是入门级的。因此,将初级会计入门级的理论知识梳理一遍,根据大纲将重点和难点标示出来,有利于提高备考效率。
三、 学习技巧:
善于归纳比较,学会融会贯通。一是要理解记忆,二是要系统记忆,三是要比较分析记忆
@网友6:
一、统筹安排,制定学习计划。
开始2020年初级会计备考之前,大家要先有一个总体的备考方向,这要求我们在了解初级会计考试科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
1)对于在校生来说,接触的会计实例相对较少,考试的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中,初级会计实务是相对较难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多注意此科目的学习,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到初级会计实务上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考前先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在校生来说,复习时间相对充裕,但是很容易拖延、懈怠,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避免因为自己的定性不够、各种课外活动、兼职等原因导致自己的复习计划无法完成。
二、结合自身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虽然同为在校生,但有些考生本身是会计专业的,有些考生是非会计专业的,有没有会计基础对于备考初级会计职称来说也很重要。
@网友7: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学习时间不等于有效复习时间。
以学习任一科目的任一章节为例。翻开书本后,专注于学习概念、理解公式、梳理逻辑时,即可视为有效复习。这意味着,目光紧盯书本、思绪却游离远方的走神期,以及知识摄入困难、注意力涣散的疲惫期,都不能计作有效复习时间。因此,对于同样一个章节,有人聚精会神半小时搞定,也有人拖拖沓沓半天才拿下。
再以图书馆里的一天为例。同样是早晨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归家,有人早到后就开始补觉,还没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开始刷手机、看闲书;也有人为自己列好了任务清单、设定了每一项的截止时间,他们也会摸手机、翻杂志,但都是在保证复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进行的。
针对初级职称而言,根据历年考生的普遍建议:有效备考时间应在300小时左右。
整体估算下来,有效复习时间大约为350小时。其中实务科耗时较多,约为200小时,经济法耗时偏少,约在150小时左右。
两科的学习时间都可以分为看书、做题、背诵三部分。实务重看书与做题,三者的整体耗时约为90h、60h与50h;经济法重背诵,三者的整体耗时约为40h、40h与70h。
这样的时间分配与学习方式息息相关。学习《初级会计实务》时,用框架笔记串联起了整个备考战线,前期的笔记整理以及后期刻意练习的框架回忆,耗时较多,但效果直接体现在了习题和真题中;背诵《经济法基础》时,用关联记忆法构建了整个知识体系,耗时较多,但记忆效果以及后期解题正确率却也得到了保证。
@网友8:
一共报过三次,第一次还是纸质的考试,第二次直接没去考场,去年终于考上了。每次报名前,信心十足,然后又觉得距离考试前太久了,估计三个月就够了,结果都是到了考前了,书的第一遍都没看完。
根据我四年三次报考的学习习惯来讲,我的方法是把重点用a4纸写出来,然而一本书写下来会发现,也就几张纸,这些都是精华,集中精神看。经济法主要还是通读和一些关键词或数字,实务主要还是做题,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那几类的做法一定要区别开,必考。
在我的理解中,学习一定是一件主动的事情,主观意识一定提醒自己不要松懈,最后几天多会一个学习点,就多拿分。最后几天多查漏补缺,不要怜惜自己的力气,人活着就是要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