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分类目录_ 健康|注意!消毒产品不是药品_工业产品分类目录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点击音频

收听更多健康

很多朋友在有皮肤过敏、湿疹等症状时,会自行在药店购买一些药膏来缓解症状。大家可能会认为在药店购买的就是药品,就能治疗疾病。但是药店里出售的不全是药品,还可能是抗(抑)菌制剂类的消毒产品,这类产品虽然和药品外包装很相似,但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效果。大家在购买时要注意分辨,不要把消毒产品当作药品。

今天做客FM89.6武汉交通广播《健康武汉》节目的嘉宾张晶晶来自武汉市卫生计生执法督查总队执法二大队,和您一起关注:消毒产品

896专家团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张晶晶

201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武汉市卫生计生执法督查总队执法二大队,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

哪些产品属于消毒产品呢?

根据《消毒产品分类目录》,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3大类。常见的84消毒液、碘伏消毒液,属于消毒剂;像紫外线消毒柜、空气消毒机,属于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如抗(抑)菌制剂、卫生巾、纸尿裤、隐形眼镜护理液等。

消毒产品上会有标注吗?

消毒产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标注有批准文号,正规的消毒产品都会标准有“卫消证字”的批准文号。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生活中很常见的抗(抑)菌制剂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抑)菌制剂有皮肤抑菌膏、妇女用抗(抑)菌洗液、抗(抑)菌洗手液、抗(抑)菌漱口水等产品。

抗(抑)菌制剂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粘膜、具有一定抗菌或抑菌作用的制剂,能起到保护人体清洁卫生,降低外界致病微生物对人体侵害的作用。

抗抑菌制剂和药品有何不同?

二者作用的对象完全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抗(抑)菌制剂的作用对象是病原微生物,通过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生长和繁殖,使其达到无害化,从而降低致病微生物对人体侵害的作用。抗(抑)菌制剂是不具备治疗疾病的效果的。

药品的作用对象是人,通过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协助机体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市民在选购时该如何区分药品和抗(抑)菌制剂呢?

最直观的区分方法就是看产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药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号(国药准字 1位字母 8位数字,如:国药准字H20190000)。

抗(抑)菌制剂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为:消证字号[(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地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如:鄂卫消证字(2019)第0001号]。

在确有需要选购抗(抑)菌制剂时,应该注意什么?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第十八条规定:

抗(抑)菌剂产品禁止标注高效、无毒、消毒、灭菌、除菌、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及抗生素、激素等禁用成分的内容;

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使用剂量及对象、无检验依据的抑/杀微生物类别、无检验依据的有效期以及无检验依据的抗(抑)菌作用;

禁止标注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粘膜、肛肠等特定部位;

抗(抑)菌产品禁止标注适用于破损皮肤、粘膜、伤口等内容。

如果市民朋友发现抗(抑)菌制剂的标签或说明书上标注有以上禁止标准的内容,如:“用于治疗牛皮癣、鼻炎、脚气等疾病、烧焊电光眼水、狐克、足臭粉、每日X次、XX天为一疗程”等内容,请不要购买此类产品。

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抗(抑)菌制剂不是药品,对疾病没有治疗效果。若将这类消毒产品当做药品使用,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还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市民朋友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产品外包装的批准文号。有治疗疾病的需求时,请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选购“国药准字”的药品。

究竟怎么样才能选购到让人放心的消毒产品?如何鉴别违规消毒产品?

首先大家要在正规的经营单位(比如大型的药店或超市)购买。另外在购买消毒产品时要认真查看产品的外包装,消毒产品外包装标注有“卫消证字”的批准文号。

如果有不合格产品我们如何举报投诉?

如果市民朋友发现有消毒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注有前面说过的禁止标注的内容,可以拨打公共卫生热线12320进行举报投诉。

责编|主播睿捷

通讯员|刘行俊

《健康武汉》每天上午10点准时直播,欢迎收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