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三剑客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即将开始的2020年转业之路显得更加不平常。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疫情终将过去,迎接我们的依然是春暖花开。对于今年转业的战友来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勇敢面对,全力以赴,积极备考,相信八、九月份我们一定能签卡理想的单位。
我是2019年某军机关副团职干事转业,幸运的是,我直通签卡某部委机关。回首自己的军转之路,有付出也有煎熬,有迷茫也有惊喜。由于赶上直通车没能参加统考,对如何取得高分发言权可能轻了些,但从我备考过程和面试实战第一的成绩来说,个人认为想要取得高分签卡理想单位并不难。下面和战友们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转变心态,切换频道准备迎考。做决定时,相信大家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曾经引以为傲的军装不得不脱下时,心中留下的又岂止是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恐怕更是今生今世都难愈合的内伤,但在大的形势面前,个人的得失是渺小的。除了正确面对,我别无选择。
去年春节和媳妇一起回老家,后来又一起去了趟云南、湖南等地,旅行让自己放松下来,有时间思考我能干什么,接下来要走什么路?既然踏上转途,就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吧。现在回过头来看,转业只是转了身份换了岗位,其他一切都没变,当初的纠结心塞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这个时候,我想跟转友们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过度留恋曾经在部队是多么的荣光、曾经在岗位干出过多少成绩;也不要去抱怨某某领导待人不公、某某单位风气不正;更不要计较什么正团副师没调、高职中职没评,要面对现实,放下身段,放平心态,一切归零。最重要的是要好好思考下接下来应该如何面对转业生活、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军转考试。
沉着冷静,找准定位尽快报班。旅游归来已是3月初,一打听,周围的小伙伴们早已投入学习半个月了。有报市场上面授班的,也有担心“反培训”单打独斗的,感觉一下子又起步晚了。军转千万条,笔试第一条。笔试考的是文字能力和申论。
冷静分析一下,我是军事专业出身,虽然调机关后在干部部门工作几年,但欠缺组织、宣传部门历练,文字能力不足,从心里对申论比较怵,外加自我感觉定力有限,于是听取老转意见,果断选择报班。
个人认为报班有几个好处:一是学习有计划性,在老师带动下,更容易进步;二是可以排除家庭琐事干扰;三是便于学习交流,看清自己处在同届生的什么水平。当然,也要防止因为培训出现思维模式化。
(ps:这里也不是硬广,是个人综合比较分析后,感觉华图教育这方面培训做的不错,前几届单位老转都是在华图培训取得了高分成绩,于是便选择了华图。当时,在华图军转培训名师王胜杰和张丽伟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找准了定位,几个月下来,文字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面对申论时,基本上不会发怵了。)
心无旁骛,用笨办法潜心复习。《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市级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统一考试说明》:军转考试“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根本是阅读理解能力,考核的核心是文字表达能力。既然如此,笔试备考又该如何准备?
首先,备考越早越好。早到什么程度,早到从离开部队大门那天起都应该准备。我三月下旬才开始准备,算是比较晚的了。
其次提升四个能力。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语言应用、文字表达这四个能力,是军转考试的重点,一定要多看、多背、多写。多看就是要看各种资料,按照老师和老转建议,我反复诵读了十九大报告、还有民生、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讲话,还对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人民时评、人民论坛、人民日报评论版等进行了定量阅读,对老师推荐的重要文章,逐字逐句看,逐个结构看,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强迫自己重拾晨读习惯,通过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对填空和改错也有帮助。
建起专用笔记本。把自己读到、看到、听到的触动到心灵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好事例,用最笨的办法一笔一划抄写下来,便于背诵。虽是笨办法,但很实用,写多了背会了也就变成自己的了。
坚持每周参加模考(华图教育培训班每周都会组织,老师批改和讲解),看着模考成绩从刚开始80多分逐渐向90分靠拢,学习的兴趣更浓了。理想成绩就是85分左右,这个分数基本可以保证中直市直进面。有个特别的感受,需要和战友们分享的,我刚从部队出来也是特别迷茫的,一方面不知怎么复习提高,另一方面又不知自己在同届军转中水平怎么样,后来参加了华图教育的军转模考测验,发现自己得分不算低,马上树立起信心。通过模考,找到了自己的差距,熟悉了相关的题型,有针对性地制订复习计划。
所以,我想说,模考很重要,模考很重要,模考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真题要反复做。不同阶段会有不同感悟和收获,大作文就是多练,达到既能熟练掌握五段三分法,但又能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要求。如果大作文玩转了,也会为下一步直通车打下基础。去年直通车第一年,很多人以为直通能避开统考,再也不用写大作文了,后期就放松写作练习。结果很多单位直通面试前还要组织自己的笔试,考时事、写作等。
就我而言,直通车中直和市直5家进面,3家要求面试前先笔试,我签卡的那家单位,笔试上来直接给一幅漫画,要求90分钟写一遍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基本上和大作文一个套路。后来到单位上班后,人事司同志告诉我,当时我的笔试成绩第一名。所以我很感激在华图培训班打牢了基础。
破釜沉舟,打赢面试攻坚战。笔试敲门砖,面试定生死。对于我们军转干部来说,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很少有通过面试作自我推销的经历。没有经历就难有勇气。现在回想我第一次在我们学习小组练习面试时,当时站在台上时紧张、无助和忘词后的尴尬,记忆犹新。但这第一步很重要,必须坚定地迈出去。面试难在面子,只要敢开口,就赢了大半。做好下面三个方面,面试能力的提高速度会很快。
一是准备3份自我介绍稿。写自我介绍稿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实话,我对自我认知,最初是很抵触的,感觉无从下手,后来在小组群高手指导下,茅塞顿开。其实自我认知就是自我剖析,不需要多么好的文笔,有时适当带点大白话,讲出来更有感染力。通过熟背,做到人稿合一,消除背的痕迹。之后,以3分钟为基础,或缩或扩为1分钟、5分钟的版本,以备不时之需,有的单位要求做1分钟自我介绍。自我认知搞明白了,简历也就好做了,一举两得。
二是参加8人小组模拟面试练习。都说“独行快,众行远”。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小组几个小伙伴把所有能收集到的面试题归拢在一起,按自我认知、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应急处理、综合分析、言语表达6个专题进行分类整理,并打印成册。人员组织上尽量保持8个人一组进行模拟面试练习,先是逐题进行讨论剖析和思想碰撞,而后按专题逐人上场模面作答,同时组内其他同志给予点评。经过1-2周左右时间,面试能力快速提高,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应对自如了。面试答题既要自然表达不刻板,也要掌握套路。
三是一定要选择人岗匹配的单位。顾名思义,这一点是单位是否签你的关键,哪个单位都想要一个“微波炉”型人才,上岗就能用,无缝链接最好。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尽你最大能力说服考官,你就是他要找的人,让他觉得不签你就是他的损失。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例子。部队时我从事过3年专职和3年兼职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政策制度、服务保障、教育管理等都很熟练,有丰富的军以上机关经历,面试报岗果断选择部委老干部岗,业务对口、级别对等,面试时考官提问如何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注意什么事项、出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对于我来说都是驾轻就熟,面试成绩再次取得第一便在情理之中,我想这就是直通签卡的主要原因吧。当然,人岗匹配并不完全是指你在部队从事的工作,也可能是你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是所报岗位需要的。
转眼之间就要3月份了,军转之路唯一错误的方法就是不行动,还在迷茫中的小伙伴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愿2020年军转们珍惜当下,不负韶华,早日签卡理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