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说明_ 汽车S/L/M三个档位功能与刹车系统的关系-概述_亲属关系说明范本

自动变速箱不论AT/DCT/CVT还是AMT,理论上优秀的量产机型都会有S/L/M三个档位的其中两项或最少一项,这三个档位最理想的组合是【S+M】,最低级别为只有L挡,如此评价的原因为其功能的差异。S_sport为运动档,以6AT变速箱为例相当于3/4挡。L_low为低速挡,同样以6AT为例则相当于1/2挡。M_manual手动模式,功能为手动在1~6挡之间升降。S挡可以在行驶中与D挡自由切换,因其档位与巡航高速挡的落差并不大;即使在120km/h的车速巡航切换至S挡,其状态仅为发动机转速的快速升高而不是明显的发动机制动。此时只需要正常加油门即可完成快速超车动作,但也因过高的前进档会失去发动机制动的作用,只有S挡无法在陡坡或长下坡合理控制车速。

关系说明

L挡不建议在行驶中从D挡切换,因为档位与巡航驾驶高速挡落差过大;假设在高速巡航时挂入L挡,发动机会快速降档出现非常明显的发动机制动力。此种状态可以起到辅助减速效果,但如果在湿滑路面则很有可能造成车辆失控;不过在爬陡坡或下陡坡时可以利用低速挡限位获取大扭矩,以及足够高强力的发动机制动力,只是在缓缓地长下坡道路无法控制合理(偏高)车速。

关系说明

M挡可以自由地在D与M之间切换,其手动升降档功能不论是通过拨动档杆还是方向盘拨片操作,触发的只是电信号并将其传递给ECU/TCU两大控制程序。也就是说M挡就像一台机器的控制程序,输入的是指令而不是纯粹的机械操作。在D挡时驾驶如果为3挡巡航,切换到M挡仍然是3挡驾驶,只有在操控按键后才会升降;不过在车辆减速时如不主动操控降档,TCU仍会控制变速箱自动降档,自动变速器的M挡实际只是聪明的半自动。

关系说明

上述三个档位M挡功能最全面,可以合理控制不同的前进挡(以不同发动机制动强度)下坡,车速可以合理地控制。L挡仅次于M挡可以带来有效的发动机制动,S挡在这一场景中基本无用途,所以S挡总会与M挡并存,除非变速箱等级过低才会只有S或L。那么假设只有S挡或者连S挡都没有的话,车辆如何在长下坡保证安全呢?

关系说明

解决方式:保证四轮盘刹并装备通风盘汽车长下坡会失去制动力,其原因在于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摩擦产生了过高的温度,高温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严重下滑直至消失,制动力会以线性的状态减弱。想要让制动力不明显下滑则需要为制动系统降温,解决方式为鼓式刹车采用喷水降温法,但因为会造成路面结冰影响其他车辆安全而被区域限制使用;盘式刹车则可利用风冷降温,因为盘刹的刹车片与盘都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并且有通过结构设计引导的气流尾气降温,特点如下。

关系说明关系说明

重点说明:如车辆的装备的自动变速器没有S/L/M挡或只有S挡,能装备此类低端变速器的车辆往往为后轮使用鼓式刹车,因为这种刹车结构的制造成本很低。那么这些车如果频繁在山区用车则会有制动力消失的潜在安全隐患,想要保证安全只能够将后轮改装升级为盘式刹车;如山路驾驶的频率过高,一步到位的升级办法为前后刹车盘升级为通风盘,此种结构的刹车盘能有效实现降温,长下坡只利用刹车减速制动力也不会明显下降。

关系说明

总结:发动机制动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刹车方式,但无法利用此项功能仍可升级刹车系统解决,只是在选择汽车时尽量不要考虑此类会在安全配置方面简配的量产车,优秀的汽车有很多没有必要过于执着于一些简配“大牌车”。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责编:天和MCN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