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兵标准_ 国奥新帅验兵:郝伟没有中国式的人情世故 有些球员已被淘汰_验兵对牙齿标准图片

一场热身赛,80分钟仍2-0领先的大好局面,替补出场的陈蒲,为了一个抢点,把自己的身体横着扔了出去,摔伤了胳膊,一度站都站不稳,直接被救护车拉去医院。

三场比赛2胜1平0失球,代班教练郝伟说,球队还有很多不足,郝伟还说“队员求胜欲望强烈”。

验兵标准

这次四国赛,简单来说就是为郝伟选人提供的平台。那些被希丁克忽略过的年轻人,玩了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态度。

在奥预赛分组出炉,球迷和舆论环境一片“死亡之组”的哀叹中,这些队员除了拼命,也没什么更多的选择了。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有没有困难都要上,哪怕是为了证明给希丁克看“我可以”!20来岁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激发出血性。

只是,激情的热血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

第二场比赛,郝伟第36分钟就用张源换下了高洪波的一手栽培的爱将王海涛,高洪波在看台上目睹了这一切;

第三场比赛,获得首发的张源,在第40分钟被李扬换下。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国产教练在换人时往往比较“照顾情绪”,即便对某些队员不满,也大多在中场之后再做动作,这种连续在上半场快结束时换人的场景,在土帅执教的国字号中并不多见。

赛后,郝伟被问到自己的用人标准——没出场的球员,在战术理解上达不到要求。郝伟说的和做的一样直白,直白的让人惊讶,没有一丁点中国式人情世故的委婉。

火线填坑的郝伟明白,不论是对舆论,还是对自己的球员,那些场面话什么用都没有。“见公婆”之前,认清自我,降低预期,不失为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郝伟太清楚这支球队的斤两了。

验兵标准

这次四国赛,主办方邀请了包括马宁在内的国内一线裁判执法。本次比赛,马宁主哨国奥三场比赛中的两场。“小辣哨”不负众望,延续了以往的“手感”——中国队被判一粒点球;一名球员被罚下,还附赠汉语版呵斥“出去”;一名教练组成员被黄牌警告。

相比较曾经部分国字号热身赛时的“主场哨”,此番主办方主动找马宁执法,某种程度上也算足协对球队“自我加压”。

在联赛中,马宁以“执法强硬、敢出牌”著称。

严厉的马宁让队员和教练提前体会了一把“客场的感觉”,主哨第三场比赛,开场44秒毫不犹豫判罚中国队犯规,指向点球点的右手没有任何犹豫,老实巴交的陈威自知理亏,根本没敢跟马宁多废话。

而马宁主哨第一场比赛,罚下了郝伟的爱将赵剑非。那时那刻,马宁之果断,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赵剑非可能想辩解,但面对马宁凌厉的目光和“出去”的呵斥,赵剑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眼不甘的一边退场一边回头,委屈巴巴的情绪全写在了脸上。

马宁的严厉执法,也给队员敲响了警钟。赵剑非上次跳级进入97国青,代表球队第一次出场时,就被红牌罚下。此番再度中招,相信会对他有所触动,作为后卫队员,什么时候都要注意动作。如果赵剑非吃完这一堑,能真的长一智,对球队和球员本人来说,也不算坏事。

除了赵剑非,陈蒲第二场比赛,在第80分钟受伤被抬下,中国队没有再换上人员,场上以10人应战。

这其中固然换人名额用完的因素,也是教练组考验队员的一种方式。这种热身赛,并非国际A赛,如果教练出于对等的考虑,再加一名球员,对方未必会拒绝。但郝伟和教练组没有那么做,“主动制造困难”磨练球员,毕竟奥预赛客场作战,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一旦非战斗性减员,队员之间如何弥补,相信最后这10几分钟,场上的球员会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感悟。

验兵标准

结语:

目前,联赛争冠、保级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留给郝伟和球队备战奥预赛的时间实际上已经非常少了,更何况还处在一个让人无语的“死亡之组”。

“你行你上”终究是气话,这比赛,终究还是需要这批年轻人去踢。

难不难?太难了!

怎么办?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祝福中国国奥队,好运吧!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