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分类_ 北京市消协建议保健品消费为老年人增加“消费犹豫期”_保健食品包装设计

11月1日,北京市消协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及消费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超7成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是遭遇过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的问题。近四成老年人会后悔购买商品决定,近三成会受周围人影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建议增加老年消费者撤回权利,即“消费犹豫期”。

保健食品分类

调查数据显示,35.40%的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过程中,遇到过问题。其中,遇到问题的保健品类型主要是保健食品,比例为 63.64%。老年人遇到的问题类型主要是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比例达到 78.32%;其次是产品没有专门的标志或批号,为 23.78%。同时,男性老年人遇到过保健品问题的比例较高,为 43.45%,高于女性的 30.89%。

保健食品分类

面对保健品消费中遇到的问题,老年人有着较高的消费维权期望,71.78%的老年人希望督促相关部门加强保健品监管力度;其中希望完善老年人消费权益保障立法,以及加大老年人消费宣传引导工作的意愿占到了 65.84%和 64.85%。调查结果还显示,38.04%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商品的决定,29.28%的老年人会受周围亲人、朋友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建议增加老年消费者撤回权利,即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增加消费犹豫期,期限为一个月,在消费犹豫期内购买的商品,老年人享有撤回权利,可以向经营者要求退货,经营者不得拒绝或拖延,以此避免老年人因为消费信息缺乏导致的非理性消费问题。调查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老年消费者对于犹豫期的期待,近七成老年人希望消费犹豫期在三个月及以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张鹏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