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盘活农村土地,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同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农民增收,我国农村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在不断完善,从最新的政策规定来看,国家对于林地的承包经营权也做了一些政策调整。现在土地承包年限延长,而且林地不仅可以承包还可以租赁,不过农民在承包林地的时候要注意规避损失,有几个注意事项要了解清楚。
2019年林地承包政策解读
1.林地承包使用年限
在土地承包政策中,山区林地承包的使用年限是70年,四荒地承包期限不少于10年,平原区的林地承包期限是30年,这和耕地承包年限相同。国家规定土地承包的年限是不能私自更改的,所以林地承包需要按照规定的年限来执行,具体的流程、手续也都是有规定的。林地的租赁期限也要在承包期限范围内,如果要租赁林地也要考虑其承包期限。
2.承包范围
土地属集体所有,林地的承包经营权也是属于集体所有,所以说只有集体成员可以承包林地。农民户籍所在地属于本村集体的可以承包林地,不是本村集体成员的则不能承包林地。由此可见,林地的承包范围也是比较有限制的,不过农村的四荒地承包范围不受限制,村集体以外的成员也可以承包。无论是林地还是荒地,属于本村集体的土地,集体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依靠林地搞的一些种植、养殖、休闲农场等项目也要符合相关规定。
承包林地的3大细节事项
1.注意承包的合法性
林地的归属权是国家或者集体,农民要承包一定要通过相应的流程办理相关的手续,切不可私下进行交易。尤其农民在法律常识这方面比较欠缺,如果打算承包林地,可以向当地的政府机构咨询,然后按流程去签订合同走手续,通过合法渠道获得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也有很多乱象,林地也一样,这其中产生的一些纠纷比比皆是,所以农民要想保证个人利益,首先在承包过程中就要重视各个环节,相关的证件一个都不能少。
2.注意承包方的经营能力
林地承包都是自发自愿的,如果要承包林地,首先要看个人的经营能力,如果是经营权转让的话,也要看看受让方的能力。现在国家鼓励集体森林资源转让,使林地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也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不过对具体的承包者还是有要求的。如果农民要承包林地,首先也要看清个人的实力,具体做什么经营,是否具备林业、农业经营的专业技能和资金支持,这既是对国家和集体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3.注意赚钱的合法性
无论搞什么样的项目首先要保证合法经营,不能做非法营生,也不能随意采挖山林。承包林地可以发展诸如种植、养殖、休闲农业、农场等项目,山林地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同时还可以搞林下养殖,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依靠山林地来搞休闲农业、农场也是比较靠谱的经营,现在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是比较火的项目,还有独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也是很不错的经营项目。这样也方便去申请一些补助,可以将项目做得更好。
现在很多农民选择去城市发展,把农村的土地流转出去,也有些农民选择回农村,承包大量土地搞发展,那么,承包林地搞林业生长、养殖或者休闲旅游也是当下时新的经营项目。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农民们要了解清楚了,别让自己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