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韩龙生
深化巡游出租车改革。把巡游出租车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作为破解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关键抓手,对于现有经营权未明确具体经营期限、仍实行有偿使用或变相实行有偿使用的,由市州政府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遗留问题;2016年8月以后新增出租车一律按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的要求规范,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与此规定不符的要抓紧整改,并于今年底前整改到位。
完善出租车价格形成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对本地区巡游出租车运营成本、居民和驾驶员收入、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考虑春运、“气荒”、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出租汽车运营成本,有序推行政府指导价。根据市场需求关系和运营成本,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巡游车运价水平,发挥运价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加强出租汽车燃油补贴的使用管理,确保足额落实,补贴到位。要以降低出租车“份子钱”和抵押金为突破口,规范承租合同(协议)。兼顾各方诉求,完善传统承租经营模式中企业和承租人经营风险共担机制,维护双方正当利益。
降低经营成本。坚决破除出租车经营审批、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结合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缩短审批时间,坚决取消没有法律依据和不必要的证明事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鼓励金融机构对出租车企业加大信贷优惠支持,拓宽贷款扶持范围、放宽贷款条件。
引导出租车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支持出租车企业创新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车辆少、规模小、管理成本高的出租车企业抱团发展,降低管理成本。
合理确定巡游出租车、网约车运力规模和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分担比例。
引导巡游车与网约车良性竞争。网约车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高效调度,提供高质量、差异化、定制化的出行服务。在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机场、火车站等枢纽地点和出行需求高峰时段,充分发挥巡游出租车供给较为充足,停、候车管理更为成熟的优势,减少局部区域因候车无序造成的拥堵。
鼓励巡游出租车企业探索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网约化服务,推行APP、电话、微信叫车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减少空驶率,提升运营效率和收益。
切实维护企业经营主体和驾驶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租汽车公司、行业协会与驾驶员、工会组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汽车承包标准或定额任务,严禁出租车企业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优化出租车企业营商环境。防止行政执法中对企业经营者和驾驶员的不公平对待,保障其合法经营。
深入推进出租汽车企业规范经营。完善道路网络,增加配套设施,为出租汽车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将出租汽车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范畴,加大用地保障和财政扶持。在机场、车站、码头、景点、宾馆、商场等客流集散地按规定设立一定数量的出租汽车停靠站,并免费向出租汽车开放。
切实整治出租车驾驶员拒载、宰客、强拼等违规经营服务行为。引导出租汽车企业采取错峰交接班、错峰加气措施,缓解“打车难”问题。
深入开展出租汽车行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适时分析研判行业发展稳定形势,从源头上及时就地化解各类涉稳问题和公共安全隐患。
全面开展打击非法营运、维护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大对组织非法营运活动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平台处罚力度,整治巡游车、网约车运营管理乱象和非法经营行为。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信息发布平台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意见》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出租汽车改革实施方案、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的市州,要于今年底前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改革措施。已出台政策的市州,要加强对改革政策落地实施情况的持续跟踪,并依据评估结果对实施方案和细则修改完善、调整优化。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开展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工作,进一步明确出租汽车管理职责、市场定位、经营许可、资质条件、经营服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 宋冠儒
编辑|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