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与同期工业生产增速加快、PPI降幅收窄的走势相符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公布,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939.1亿元,利润总额同比转跌为升,增幅5.4%达八个月新高。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介绍,工业生产及销售增速明显加快,及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的收窄,是上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的主因。受访分析师预计,2020年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坦言,多重因素令上月规模工业企利润增速明显改善。他分析,上月工业企业生产、销售、营收等指标均有所加快;与此同时,消费品制造业相关利润增长显著加速,食品制造业利润增速也维持高位。此外,11月PPI同比虽仍负增长,但降幅显著收窄,价格变化因素对工业企业利润形成起到一定的支撑。
中金公司资深经济学家易峘指出,11月规模工业企利润增速回升,与同期工业生产增速加快、PPI降幅收窄的走势相符。她补充称,工业企业单月收入和盈利增速虽有加快,但行业内的分化却仍继续,目前上游行业利润增速普遍放缓或收窄,中游行业利润和收入增速均显著加快,化工、食品等中下游行业景气度也有较明显改善。
私企小企利润指标快速回升
分企业规模看,11月国企利润同比增长0.6%,扭转了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的趋势,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亦从10月的下降2%,转为11月的增长3.5%。当月,私营和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7%和8.6%,分别较10月加快9.9和5.6个百分点。
刘学智认为,当月不同类型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加快或改善,是由於上月制造业PMI反弹回升,中美贸易磋商亦获阶段性成果。而私企、小企业利润指标的快速回升,表明国家在金融、减税降费等领域推出的小微企支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朱虹说,得益于市需的回升,以及产品价格的上涨,上月化工、石油加工、钢铁等行业销售增速加快,利润增长回暖。当月,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2%,较前值加速3.1个百分点,特别是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利润均显著“由负转正”。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6100.7亿元,累计利润虽同比下降2.1%,但降幅却较前值收窄0.8个百分点。记者留意到,前11个月统计局监测的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
展望未来,中诚信国际宏观金融研究部分析师王秋凤指,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财政部亦提前下达了明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她预期,明年宏观政策将侧重於“稳增长”,鉴於制造业投资将是未来一年“逆周期”调节的重点,在PPI同比逐步企稳,工业产成品初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等背景下,明年工业企业利润将略企稳。
易峘强调,当前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较为积极,政策在基建、信贷等领域也时刻传递着“稳增长”的信号,加之去年低基数因素起到的一定支撑作用,预计今年四季度规模工业企整体盈利增长状况,将较三季度有所改善,且明年企业盈利状况将延续改善势头。
逆周期调节稳增长政策见效
刘学智判断,今年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或仍为负值,但随着“逆周期调节”及“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2020年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有望“由负转正”。但朱虹也提醒,当前宏观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市场需求、工业品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工业企业利润的波动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