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休假就成为了疲于奔命的人们必需的喘息时间。有人开玩笑说,现代人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学生党期末考试结束时的铃声响起,和上班族休假当天的晚上了,因为那意味着你即将迎来一个说不睡就不睡的夜晚,和一个说不起就不起的早晨。
现代社会学生有寒暑假,上班族有法定节假日,那古代人休整有什么假期吗?
当然有啦!而且,有的朝代甚至能休一百多天呢!羡慕吗?
学生也有寒暑假
先说说这唐朝国子监的学生吧。
那时候的学生也是有“暑假”的,不过名字和现在不太一样,当时叫做“田假”。“田假”还有一个名字叫“农忙假”,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回家帮忙农事而放的假。
所以每年到农历的五月,学生们都有一个月的时间回家,路程远的学生还能申请延长假期。而且,这一个月的假期可是净假期哦,路上的时间可不算在这段时间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爽?
不止哦,每年九月学生们还有一个月的“授衣假”。农历九月之后天气也就逐渐转凉了,学校为了学生们过冬考虑,就放假让他们回家去准备御寒的衣物。
除此之外,学生们每十天会进行一次“旬考”,每次考试结束还会有一天“旬假”。当然啦,因为旬假只有一天所以外地的学生就不允许回家了。
最早的休假制度
再说说这“上班族”。
我国最早可查的休假制度,出现在汉朝。《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当时的社会可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概念,官员就会按照要求工作五天休息一天。
古时候,人们洗澡洗头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想想古人那时留的长发,在没有吹风机的帮助下,洗过的头发自然晾干少说也需要小半天的时间,自然不会常洗。于是休息的这一天呢,古人就用来洗澡洗头,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休沐”。
逢节必休的唐、宋
到了唐、宋又多了许多特殊节假日。
除了常规的休息日,唐朝的节假日还包括一些传统节日、新型庆祝性节日和宗教性节日,就比如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重大节日,还有所有的节气,甚至唐代皇帝、孔子、老子的生日都会放假。据统计唐代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可以说是逢节必休!
到了宋代,假期就更多了!元日、元旦、寒食、天庆、冬至是七天“黄金周”,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是三天“小长假”,全年的休假加起来多达112天!
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休假,是不是想想就让人羡慕?
令人心塞的元、明、清
不过到了元、明、清,假期就越来越少了。
先是元朝时,七天的长假一律被砍成了两天或者一天;再到明代,大部分传统节日都被取消,只剩下元宵节放十天、元旦节放五天、冬至放三天;而到清代,元旦、冬至、元宵索性就放在一起休,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别的长假了。
再长的假期也会休完,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那么多“任性的夜晚和任性的早晨”,那就祝大家在不能任性的夜晚拥有好的睡眠,在不能任性的早晨充满元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