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前,大家可以通过三个小问题,测试一下自己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到底是怎样的:
下面是上面三个小问题的答案,
我们再来看一组比较通俗易懂的有问有答,请注意,下面讨论的是病毒,不是细菌:
可能有点长,但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前面说过,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单靠自己是无法进行增殖的。
具体过程,可以参照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0383219
在高中教科书中,一般会介绍如下2类免疫反应:
人们可以从遗传过程中继承许多记忆B细胞,对于很多祖先们患过的病,可以较为高效地产生抗体。然而,对于变异后的“新病毒”,产生抗体需要时间,或是很难产生抗体。因此,人们很不希望看见病毒变异。疫苗,就是帮助人们在不感染病毒的情况下尽早产生抗体的伟大发明。
对于飞沫传播的疾病,戴符合防护要求的口罩是很好的预防措施。另外,勤洗手,避免挖鼻子、揉眼睛,可以进一步避免病毒从人体外部的脆弱部位进入身体的可能性。
传染病要造成疫情,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些填空题。
……
所以每次当政府公布信息时,要注意找到上面三大要素。比如非洲猪瘟来袭时,作为人不必太过紧张,除非猪瘟病毒出现重大变异,可以感染到人。上面举的例子都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但“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大要素对于任何类型的传染病都适用。
下面我们再看看狂犬病。截止至2020年1月,世界上有且仅有过6起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病幸存的案例。其中比较知名的是世界上首例康复案例,2004年出现在美国密尔沃基。世界上还有3例恢复案例,其中巴西2例,哥伦比亚1例[4]。美国的3个病例情况如下:
【2004·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1]】因被蝙蝠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的15岁女孩Jeanna Giese,被转送至密尔沃基治疗后,主治医师采用了诱导昏迷的疗法,在身体对狂犬病毒产生有效免疫前,诱导大脑休眠,尽量减少免疫反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但康复后智力水平依旧显著下降。这种疗法后来被称为密尔沃基疗法。
【2010·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2]】疑似因蝙蝠咬伤染病后,一位17岁女孩症状轻微,并恢复良好。但由于患者极为注重隐私,拒绝后续跟踪回访,因而依法无法追踪其后续情况并开展相关研究。
【2011·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3]】8岁的小女孩Precious Reynolds被学校附近的流浪猫抓伤手臂。在UC Davis儿童医院接受密尔沃基疗法后康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狂犬病每年在全球能造成约5.9万人死亡,近半数死亡者是15岁以下的幼儿及青少年,95%的发病案例集中在非洲和亚洲,99%的案例是由狗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在2030年于全球范围内杜绝狗源狂犬病的人类死亡。(https://www.who.int/rabies/epidemiology/en/)
因此,一般认为,狂犬病是100%致死疾病。以上的数字应该能说服不少人支持以下3个观点:
下面是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命科学教科书中的相关章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参考。
[1]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jeanna-giese-rabies-survivor/
[2] https://www.statesman.com/article/20120901/NEWS/309007549
[3] https://abcnews.go.com/Health/california-girl-us-survive-rabies/story?id=13830407
[4] http://outbreaknewstoday.com/rabies-survivor-milwaukee-protocol-saves-brazilian-teen-9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