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左岩)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预防新皇冠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随着疫情的变化,我什么时候可以摘下口罩?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戴口罩?所有这些都成了公众关注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和有序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国家卫生委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导意见的通知》,对公众、特定场所人员、重点人员和职业暴露人员进行了分类,并就不同场景如何佩戴口罩提出了科学建议。通知指出,在没有人员聚集和室内外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一般公众不得佩戴口罩。
事实上,这句话可以涵盖很多场景,例如,健康的人可以呆在家里,和几个人去公园散步,在社区遛狗,找一个楼下的导游,开车去上班,等等。,不戴口罩。简而言之,与人没有密切接触(小于1米),环境中没有危险因素,也不需要过度保护。
口罩应该为这些情况做好准备
但是日常生活如工作和购物时,口罩应该随身携带,并根据情况佩戴或不佩戴。
特别是指去拥挤的地方,如办公室、商店、餐馆、会议室、车间等。或者乘货车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该带一个备用面具与他人密切接触时戴上口罩(小于或等于1米)此外,不建议频繁移除口罩。
在这种情况下戴上口罩
对于需要口罩的情况,只要记住关键词:近距离或症状近距离是指在有危险的公共场所靠近人群(小于1米);症状意味着咳嗽或打喷嚏。
位于人口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社区和单位出入口等场所,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
有咳嗽、打喷嚏和其他感冒症状的人,以及与家人隔离、出院和与外国移民接触的人,应戴口罩。
具体地点和人员呢?
通知称,在监狱、疗养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和医疗机构,以及学校、教室、宿舍等拥挤场所,应每日佩戴备用口罩,工作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密切接触时佩戴口罩(小于或等于1米)新型冠状病毒
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进入人员(从进入到隔离结束);各类职业暴露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口罩
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这是我们在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就知道的常识。然而,面具并不是万能的,它们不能保证100%抵御病毒入侵。与“到处戴口罩”的过度保护相比,专家们提倡“科学戴口罩,小心洗手”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