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译文
如果你盘点一下因片名而错过的优秀电影,《孤岛惊魂》肯定会在其中。即使最初的名字“其他人”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但如果你真的看了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在故事安排和形象创造上都是非凡的。《孤岛惊魂》是西班牙导演亚力桑德罗·阿曼巴2001年的作品。它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个家庭成员如何从“鬼魂”的角度相遇并为生存空间而战的故事。他们角色的颠倒让观众们乐在其中。这部电影中的惊悚片不亚于那部电影。这部惊悚片总是以“未知”为中心
“孤岛惊魂”海报
限制视角增强观众的替代感
不同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的观点”。视角受限的叙事不是自由的。在电影中,它只适合故事人物的视角,让观众从他或她的高度和角度看世界。因此,角色之外的区域成为未知区域。同时,由于符合角色的视角,观众可以与角色产生共鸣,增强观众的替代感在《孤岛惊魂》中,故事是从女主人公格蕾丝有限的视角讲述的。
“孤岛惊魂”剧照
发生在一个岛上。格蕾丝是岛上一间公寓的女主人。她的丈夫去了战场。她和她的两个孩子单独生活。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一天,三个新来的仆人来到房子前,奇怪的故事开始了:格蕾丝告诉仆人先关上一扇门,然后再打开另一扇门;孩子们对光过敏,所以窗帘应该一直拉上。我们必须保持安静,否则我们会心烦意乱...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奇怪但可以理解的女主人,但在格雷斯随后的遭遇中,观众感到了来自未知的恐惧:女儿总是说一个叫维克多的男孩在房间里走,但格雷斯从未见过。窗帘总是会无缘无故地被拉开甚至丢失,但不会被仆人拉开。楼上有噪音,孩子在哭,钢琴在弹,但是没有人出现...对未知的恐惧源于人类的本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未知的恐惧将使人类能够避免或仔细理解或采取更大胆的措施来消除未知,但当我们无法避免或对此无能为力时,恐惧肯定会困扰我们。很明显,格雷斯,这个不能离开公寓也没有目标的人,正处于这种情况,而视角有限的观众也处于这种情况,因为一旦叙事视角产生,观众就会认同它,而具有这种认同的叙述者将成为观众的银幕替身,他(她)所经历的正是观众所经历的。
如果只是简单地积累未知,电影只会变得令人困惑甚至无聊。因此,为了积极调动观众的情绪,叙述者会不断地触及未知的临界点。赫胥黎曾经说过,“世界分为已知和未知。中间是“感知之门”,这也是关键点。在《孤岛惊魂》中,格蕾丝不断触及他人未知的临界点。无论是她女儿对“未知的人”的描述,还是她自己与“未知的人”在房子内外的相互促进,她越是接近未知的东西,它就变得越可怕。这种恐惧延伸到结束前十分钟的真相:格蕾丝的家人已经死了,只面对另一个世界的活着的人。
视听语言创造可怕的氛围
叙事视角不限于电影和电视作品,而是存在于包括文学、戏剧等在内的所有叙事作品中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视听形式。恐怖电影通常注重用视听语言营造恐怖氛围,让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恐惧。电影《孤岛惊魂》也不例外。这部电影从构图、光线、场景安排、镜头移动、配乐等方面,制作了一部具有完整恐怖元素的恐怖电影。
《孤岛惊魂》电影
以格蕾丝从睡梦中醒来开始。然而,画面的结构并不采用传统视线的水平和垂直构图,而是采用荷兰角,也称为斜构图。这个角度会使画面失去平衡,产生相当强烈的主观意图。它通常用于展示不安、恐怖、暴力等场景。《孤岛惊魂》用它作为开场作品。事实上,这就像电影《禁闭岛》和《锐利》的开场一样。它充满了想象力,为整部电影定下了诡异的基调。就光线而言,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昏暗的场景。一方面,这部电影是基于叙事要求。因为孩子们对阳光过敏,他们需要拉上公寓里所有的窗帘。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昏暗闪烁的烛光来营造一种可怕的气氛。烛光的渐变导致了公寓亮度的不平衡。“黑暗中有什么”的问题将会困扰这部电影的角色和观众。就场景安排而言,故事发生的地方是在一个岛上的公寓里。这个大空间就像一套独立的房间。在大多数情况下,空格中只有1-2个字符。这种情况与心理幽闭恐惧症非常一致,即在封闭的空间里容易引起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疾病。此外,影片经常从人物的角度展示观看空房间的主观场景,进一步增强了“幽闭恐惧症”在镜头运动中,《孤岛惊魂》经常使用背靠背的中近距离拍摄。这种镜头经常给观众一种被观看的感觉。当格蕾丝在寻找未知的声音来源时,屏幕上会显示格蕾丝的背部和上方。当格蕾丝走来走去时,镜头一直跟着镜头,格蕾丝总是背对着观众,给人被跟踪的错觉。此外,电影的配乐采用了由慢到快、由低到高的节奏,伴随着奇怪的脚步声和动人的声音,这使得恐惧深深地根植于观众的心中。
《孤岛惊魂》剧照
是优秀的恐怖电影,无论是从有限的视角创造的未知恐惧和增强的观众替代感,还是在视听构造中对构图、光线、场景布局、镜头移动、音乐等技术的熟悉运用,都营造出恐怖氛围。《孤岛惊魂》是一部优秀的恐怖电影,它对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背景恰恰反映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伤害堪比鬼魅般的邪恶。即使在战争结束后,战争的阴影仍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张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