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消息:3月6日至12日,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天津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天津教育学院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家政工作调查与此同时,制定并发布了全市首个《中小学生家庭工作指南》,为中小学生家庭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我市中小学生在家期间的劳动情况如何?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呆在家里的时候应该学些什么“家务活”?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对象包括天津市16个区的6811名中小学生,其中小学生占68.9%,初中生占31.1%。城市学生占总数的86.6%,而农村学生占总数的13.4%。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劳动内容、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和劳动感受等。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家务,并且喜欢做家务,认为家务不会影响学习,但做家务的主动性仍然不足。学生们做的最常见的家务是打扫房间,他们最好的技能是煮面条。相当多的家长不要求他们的孩子做家务,他们对学生做家务的总体满意度也不高。
家务态度73.5%喜欢6.7%不喜欢
调查显示,73.5%的学生喜欢家务,6.7%不喜欢家务,19.9%的学生说不出是否喜欢。在家学习期间,89.3%的学生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7.7%的学生认为做不做没关系,只有3.0%的学生不想做家务。76.1%的学生在做家务时感到快乐,22.5%的学生没有这种感觉,只有1.4%的学生感到无聊。94.1%的学生认为家务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4.5%的学生不知道家务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只有1.5%的学生认为家务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分析]家务不会影响学习
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它不仅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通过动手实践得到验证和深化,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教育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86.92%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只有3.17%的家庭中的孩子认为“只要他们学习好,他们就能做家务或不做家务”有好成绩。调查还显示,孩子们普遍认为学习和工作并不矛盾,家务根本不会影响学习。
家务时间65.8%超过20分钟
调查显示,65.8%的学生(66.0%的小学生和65.5%的初中生)每天花20-40分钟做家务。9.85%的学生每天做家务超过一小时。同时,2.53%的学生基本上不做家务。
[分析]我们城市的学生有很强的家务意识。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国内中小学生每天平均花16分钟做家务。我们65.8%的学生每天花20多分钟做家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市实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情况相对较好,学生的家务意识较强。
90%的劳动技能都能煮方便面
数据显示,超过60%的学生会打扫房间,近90%的学生会煮方便面不到20%的学生会修理和组装物品,只有5%的学生会缝纫。
[分析]年轻学生一般不擅长动手操作。根据对
199的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的三大家务是:打扫房间、打扫室内卫生和照顾家人。最不常见的工作是缝纫。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会做针线活。这也反映了目前年轻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的现状。与此同时,学生最擅长的三项家务劳动技能是烹饪方便面或面条、使用微波炉和小烹饪技能,如切菜和炒菜。小学生主要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学习这些技能,而初中生主要通过互联网和他们自己的探索学习这些技能。父母的态度4.8%不允许孩子做家务
调查显示,总的来说,62.5%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务,33.4%的父母不要求孩子做家务,4.8%的父母根本不允许孩子做家务小学家长(66.8%)的要求高于初中家长(53.1%)47.2%的学生能主动做家务,46.5%的学生偶尔能主动做一些家务,5.3%的学生只会在学校或家长的要求下做,1.0%的学生基本上不做家务。总的来说,家长对子女家务劳动的总体满意度不高,32.4%的家长认为很好,小学家长的评价(34.2%)高于初中家长(28.3%)
[分析]与学习相比,有些家长认为家务不是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家长都能意识到孩子做家务的好处,但由于孩子学习压力大、时间紧、溺爱老人等原因,很难实施。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对他们的孩子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是第二位的,做家务就更不重要了。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做家务的积极性。调查还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做家务,但他们做家务的积极性还不够。
数字劳动54.8%爱在线媒体
数字劳动是数字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指提供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的各种生产劳动据调查,31.4%的学生在家学习期间参加过编程活动,小学的比例(33.5%)高于初中的比例(26.6%)31.0%的学生使用微信和QQ发布通知或公告,初中的比例(35.8%)高于小学的比例(28.8%)30.5%的学生在微博、微信、QQ、颤音等平台上传视频或发布信息,初中的比例(35.5%)高于小学的比例(28.3%)54.8%的学生更经常使用互联网,利用每日头条、腾讯、百度、新浪、网易、微博等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初中(63.9%)高于小学(50.7%)52.1%的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看视频和玩摇摆乐。初中生的比例(59.6%)高于小学生的比例(48.7%)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正日益成为新时代创新的驱动力。
[分析]从以上数据来看,与熟练的数字劳动(编程等)相比,娱乐性数字劳动占据了学生更多的生存空间。),娱乐性数字劳动(刷微信朋友圈,“摇音像”表扬等。)为学生占据了更多的生活空间调查还发现,从事娱乐性数字劳动的初中生比小学生多,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性会增加,娱乐活动也会增加,这需要关注。
小学生家庭工作指南
■小学低年级
1。每天按时起床,穿好衣服,洗好澡
2。用七个步骤洗手
3。会自己清洗小衣服
4。我会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等
5。可以叠衣服和被子,并主动整理个人物品
6。不要挑食
7。饭前上菜,摆好碗和筷子,饭后把碗和筷子放入水槽。
8。饭后清洁桌面和地板
9。学会分类垃圾
10。养一盆绿色植物,并学会给它浇水。
11。关于卫生和安全劳动的提示
12。敲打父母的腿、背等。
13。和父母做一件事,比如唱歌,做手指练习,做手工和其他亲子活动。
14。父母下班回家,带了一杯温水。
15。吸引家长为一线防疫人员服务小学高、中年级
■
1。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确保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2。坚持每天用七个步骤洗手
3。积极保持个人卫生的能力
4。能积极协助父母对衣物进行分类,并洗好自己的小衣服
5。能够叠衣服和被子,整理房间,把东西摆放整齐
6。能积极帮助父母扫地和擦地板
7。能够在饭前主动进食,摆好碗和筷子,饭后洗碗和擦桌子
8。能够主动分类垃圾
9。能够积极准备、组织和包装学习用品
10。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各种厨房用具和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
11。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1-2种简单的家庭烹饪方法
12。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给家里的绿色植物浇水和施肥。
13。培养一盆水培植物,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14。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组装和修理简单的物品,如制作储物箱、纽扣等。
15。学习唱一些最喜欢的歌曲或学习如何演奏乐器。
16。进行科学的小规模生产,如:制作自动浇花装置
17。每天照顾你的长辈,比如轻拍你的腿,捶打你的背,剥水果等等。
18。父母下班回家,带了一杯温水。
(2)家长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孩子的家务习惯。调查和采访发现,很大一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一些父母认为做家务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他们不想让孩子做更多的家务。尽管调查发现,孩子们普遍认为学习和工作并不矛盾,家务根本不会影响学习,但仍有近一半的家长不要求他们的孩子做家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务应该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同时,它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主要课程。一个房子不打扫,为什么打扫世界训练孩子做家务绝不是一件“小事”不喜欢做家务的孩子不仅容易变得懒惰,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成长为没有责任感和不健全人格的“大婴儿”。因此,父母应该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教他们做家务的技巧,并提供做家务的机会,从而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加强对男生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本次调查发现,男生在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和劳动技能掌握方面普遍不如女生。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培养男孩的家务意识和能力。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对男孩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其次,父母应该鼓励男孩参与家务,激发男孩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获得自我价值感最后,父母不应该因为害怕他会犯错误而阻止他,更不要说批评和批评了。他们应该耐心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对男孩的劳动成果给予及时的赞赏和肯定。
(4)加强对学生数字劳动的正确引导
娱乐型数字劳动似乎是劳动者自愿提供的一种自由劳动,但它可能被商业利用,甚至通过互联网数字媒体被剥削对于数字劳动的双刃剑,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加强对学生使用各种电子产品的教育和引导,减少青少年的娱乐性数字劳动,防止数字劳动对青少年的“剥削”,创造健康的数字劳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