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生理疾病是缺钙。钙不仅影响叶子的生长,还严重影响果实的发育。由于脐部腐烂,经常导致大量水果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缺钙,许多人建议喷洒各种含钙微量元素。在生产中,我们发现这种补钙方法几乎没有效果。原因是什么?
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科学家发现,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主要包括16种碳氢化合物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锰、铜、钼和氯,其中空气中富含碳、氢和氧。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世卫组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完全可以满足植物的需要,不需要补充。氮、磷、钾、钙、镁、硫等14种营养元素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和钾是最需要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其次是钙、镁和硫,称为中等元素。铁、硼、锌、锰、铜、钼和氯是最不需要的元素,它们被称为微量元素。
钙
(1)的主要功能是稳定细胞壁:钙主要位于细胞壁中,以果胶酸钙的形式形成植物细胞壁的中胚层,使细胞和细胞连接形成组织,并使植物器官或个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中和
(2):钙能中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形成不溶性有机酸钙,如草酸钙、柠檬酸钙和苹果酸钙,调节酸碱度,稳定细胞内环境
(3)原生质的调节:钙是细胞伸长所必需的钙离子可降低初级胶体的分散性,调节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使细胞的充水程度、粘度、弹性和渗透性适合正常作物生长。
(4)稳定细胞膜:钙能促进钾离子的吸收,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和延缓细胞衰老
容易缺钙的原因是对
钙、镁和硫的需求仅次于氮、磷和钾。事实上,对农作物的需求也非常大。许多肥料都含硫,如硫酸钾、硫酸钾复合肥等。,硫容易满足;镁一般不容易固定在土壤中,植物根系在土壤中吸收的镁也容易得到满足。只有钙元素是特殊的,需求量很大。南方酸性土壤易流失土壤中的钙,北方碱性土壤易被土壤中的各种阴离子固定,很少被作物吸收。但是,对农作物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开花结果期,需求量更大,而我们补充的很少,所以缺钙很容易发生。虽然土壤中的钙含量可能很大,有时比钾大10倍,但钙的吸收远远小于钾,因为只有年轻的根尖才能吸收钙。
叶面喷施钙肥效果差的原因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旦缺钙,首先要考虑喷施氯化钙、硝酸钙、糖醇钙、螯合钙等含钙肥料。经过几次喷洒,我们发现症状没有缓解,效果不明显。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物需要大量的钙,仅次于钾,尤其是在结果期,需求量更大,很难通过喷施少量的补钙来满足作物的需要;第二种是钙在作物中移动,主要通过植物蒸腾的拉力向上移动,移动缓慢,通过喷洒移动到果实的速度更慢。因此,通过叶面喷施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缺钙症状这就是喷钙肥无效的原因。
补钙方法
(1)基肥的使用:用作基肥是补钙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结合整地施肥,增加过磷酸钙磷肥的施用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添加100-200公斤14%的过磷酸钙。在南方的土壤中,可以加入生石灰。对于缺钙作物,每亩施用300-500公斤生石灰可有效补充钙肥。
(2)定期追肥:追肥也是补钙最重要的方法在番茄、辣椒、西瓜等作物开花结果之前,施用含钙的水溶性肥料,通常每10-15天施用一次,每次6-8公斤,这样也能有效防止缺钙的发生。叶面喷施
(3):叶面喷施只能作为补充。开花结果期间,可喷洒0.2%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也可喷洒0.01%腐植酸钙叶面肥。一般每7-10天喷洒一次,并定期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