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价值50万元的当代赝品被专家称为国宝,售价2.2亿元。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中国是世界古代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孕育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尽管随着朝代的更替,许多历史遗迹被盗、被掘、被毁,但至今仍有无数的历史遗迹。在利益的驱使下,这自然会催生伪造者,伪造者也会变得流行起来。毕竟,世界是熙熙攘攘的,都是为了利润。世界的喧嚣都是为了利润。打孔和收集漏洞已经成为收集行业的孪生兄弟。即使是一些伪造者也是如此熟练,以至于专家很难区分真假。1994年,北魏陶艺家高水旺制作的陶俑,就连故宫的专家也打洞,甚至交了10万元的“学费”

2011年,一件“汉代玉凳”文物的拍卖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真伪争论。在那一年的北京中佳国际拍卖会上,一个带有龙凤图案的汉代玉器梳妆台组件的价格在拍卖会开始时达到了1.8亿英镑。最后,这件“文物”以2.2亿元的天价售出,这也使汉代的玉凳成为当年最贵的玉器。然而,拍卖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许多网民的怀疑。面对质疑,周南泉并非没有支持者,包括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郑尧。他甚至发布了一份公开文件,上面写道:“周老没有溜过他的眼睛”。汉代的玉凳只是“震动世界的国宝”。2 . 2亿元比较便宜,超过100亿元。——2-

在文字的较量中,就像包拯在《年轻的包青天》中的台词一样,永远只有一个真理2012年2月23日,邳州市宝石玉石行业协会主席王汝绵结束了这场“闹剧”他告诉记者,这只“汉代玉凳”是2010年邳州当地一家玉器作坊的老板赵制造的“赝品”。——3-

2-010年,邳州运河镇这样的小地方有很多玉器作坊。就像景德镇范嘉靖的瓷器和宜川简言村的青铜器一样,这里的大多数员工都是靠仿制古玉谋生的。工人们整天面对飞扬的灰尘,打磨最低端的岫玉,然后通过一系列老方法把低端的岫玉变成“高端”的古玉,然后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批发到市场。当时,一位姓赵的玉器店老板偶然得到了一大块上好的原料,重达一吨多。他说一个好机会来了随后,雇佣了22名工人,花了7个月的时间在他们自己的小作坊里搭建了一个精致的“梳妆台”,花费了50万元。——4-

赵老板可能想创造一件漂亮的现代工艺品,并以高价出售。他也是。他花了50万元把“梳妆台”以260万元卖给了河北的神秘买家“老王”。然而,接下来的事件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因为这个“梳妆台”不知何故被许多专家一致确认。这显然是几个月前刚发布的产品,但被认定为汉代的“国宝”文物。后来,它于2011年出现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最终以2.2亿元的天价售出。——5-

稍有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凳子在西域最初是以“胡床”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逐渐演变成凳子,在隋唐时期逐渐流行起来。然而,汉代大多数人坐在地板上,根本没有这种形状的凳子!这套“梳妆台”应该是仿的,明清宫廷家具也是仿的。这种装饰几乎不能与汉代的相比。然而,玉石材料上却配有大块的和田玉,这与汉代的主流汉白玉不符。此外,表面涂层的颜色太假,表面漂浮的内部热量太重。那时,即使是新手古董也可以从网上讨论的图片中看到。为什么他们让许多专家把它们认定为文物的“国宝”,却又以天价出售?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