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纬客户9月8日(熊加丽)进入9月,全国许多地方气温仍然偏高,高温津贴成为关注的焦点。你今年收到高温津贴了吗?
按月发放,这四个省的高温津贴最高限额为
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个部门制定了《夏季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并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户外作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并计入工资总额。
根据中新经纬客户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28个省份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在这28个省,高温津贴大致分为两类:月津贴和日津贴从支付的金额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和江西的月补贴最高。
上海和江苏省的高温津贴标准是300元/月,而浙江和江西有“室外”和“室内”两类。浙江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是室外工人300元/月,室内工人200元/月。江西规定,从事室外高温作业的工人的高温津贴每月不得低于300元,从事室内非高温作业的工人的高温津贴每月不得低于200元如果按每天
计算,天津的高温津贴标准最高,为每人每天32元。陕西和江西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陕西的补贴标准是每人每天25元,而江西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天20元。
此外,在上述28个省中,河北省按小时支付高温津贴,室外工人2元,室内工人1.5元
从发放时间来看,在明确规定高温津贴发放时间的省份中,大多数省份是在6月和8月或9月之间海南省分布时间最长,从4月1日至10月31日,时间跨度为8个月。
人民币数据图中国新经纬熊家丽摄
今年4省调整高温津贴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温津贴标准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然而,中国新经纬客户注意到,一些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多年没有提高。
例如,重庆市现行高温津贴标准是根据2013年《重庆市夏季防暑降温管理办法》执行的。广西和吉林的高温津贴标准都是在2011年制定的,目前还没有调整。每天10元的高温津贴标准从2008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1年没有改变。
,当然,也有一些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气候条件调整了高温津贴福建、上海、天津和陕西四省今年相继提高了补贴标准。其中,天津的高温津贴标准与去年全市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挂钩。根据天津市《关于实施高温津贴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高温津贴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日工资的12%,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元。
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天津市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1.75×12%例如,2017年天津员工月平均工资为5607元,2018年高温津贴标准为31元。与2018年天津员工平均月薪5871元相比,2019年天津高温津贴标准将上调至32元
根据各地标准的不同,中国劳动研究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主要是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决定的,需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高温天气数据图为了有效保护夏季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6月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在2019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通知指出,各级工会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管理办法》等法律政策的要求,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的主要责任。
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加强对高温、高湿、露天等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取良好的隔热、通风和降温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合理安排或调整工作时间、轮班和休息时间等。,并适当增加工人在高温工作环境中的休息时间;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不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冲抵高温津贴
此外,许多监管部门也开展了高温监管和指导工作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深入到建筑、交通、环境卫生、加工制造等户外作业的用人单位,加强对用人单位夏季高温劳动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总队明确表示,高温津贴是劳动报酬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可以发放也可以不发放的“福利”。未能按照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相当于拖欠工资。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夏季高温天气期间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监督检查。户外露天作业企业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被诊断为职业性中暑的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高温津贴发放和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责令改正,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信经纬APP)
[轻松享受购房信息,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中信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