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贴宣传“禁止吹口哨”减少噪音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4日讯(记者文季)“滴...水滴……”在路上,许多“不耐烦”的司机和朋友有按喇叭的习惯随意大声说话不仅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而且非常不文明。11月4日,成都市交通警察第四分局来到成都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针对长途客车、网络客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开展了以“禁止非法鸣喇叭、减少噪声污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你好,这是禁止鸣笛的标志。”今天早上,警察把“禁止按喇叭”的牌子交给了一辆公共汽车的司机。司机拿起牌子,把它放在方向盘上最醒目的位置司机告诉记者,“非法鸣喇叭不仅是一种噪音,也是一种交通违法行为。这种宣传活动是必要的。”在

活动现场,成都交警四分局向司机发放自制“禁止鸣喇叭”标贴,并向交通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司机讲解有关鸣喇叭的相关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为减少机动车噪声污染,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成都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于2017年8月15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鸣喇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成都环岛高速公路(G4201)(不包括环岛高速公路)24小时禁止鸣喇叭。违反本通知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记者

注意到,自2018年2月起,成都交警也开始使用“声纳电子眼睛”捕捉按喇叭的车辆,以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成都交警第四分局民警表示,对于机动车非法鸣喇叭的不文明交通行为,交通管理部门将进行正常管理。此外,记者了解到,四分局将继续在辖区内重点路段开展以“禁止非法鸣喇叭,减少噪声污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交通参与者文明驾驶,减少噪声污染。(照片由成都交警四分局提供)

交警提示:如何在禁鸣区安全驾驶?

警方表示,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如果你在白天遇到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你应该耐心等待,有秩序地通过。遇到行人时,停下来避开他们,而不是按喇叭催促行人;夜间驾驶时,可以通过调节远近光来提示和警告前方车辆。

声明: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而转载的。如果来源标签有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并提供所有权证明。我们会及时更正并删除它们。谢谢你

来源:四川新闻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