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9日至12日在福建首次针对山区管道泄漏突发事件开展了大规模应急演练。杨福山摄
新华社厦门11月12日电(记者杨福山、刘猛)“今天早,明天早。”“12日,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首次在福建山区管道泄漏事件上开展了大规模应急演练。在同步演习场景的大屏幕上,鼓舞士气、与时间赛跑的口号给参加示威的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钻机模拟西气东输管道003 250米天然气泄漏接到村民的报警电话后,厦门作业区立即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先遣小组核实确认险情后,向厦门管理处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北京、上海调度部门报告。管理处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并组织初步处置。
199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决定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并动员南京抢修中心和吉安维修队赶赴现场。同时,公司总经理带领组织工作组到现场进行一线指挥,制定山道应急抢修方案,进行应急救援。
南京抢修中心、南昌管理处、厦门管理处的6个抢修队带着专业机械和预制管段到达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小型化多功能履带运输车、斜坡机械运输系统、山体修复专用龙门架等多项新技术、新工具将机械和管道运输到工作面,经坑内开挖成型后,依次进行管道切割、下料、找正、焊接作业
经过奋力修复,11: 30,经过无损检测,所有焊接接头合格,供气恢复正常随后,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和厦门管理处分别关闭了应急响应程序。
演习圆满结束后,张文新对所有参加演习的人员表示感谢和肯定。他说,演习反映了大量的主题,参赛队和巨大的技术困难。从整个演练过程来看,应急响应及时,应急抢修方法科学适用,与政府的应急联动有效。参赛队伍默契配合,现场组织合理,工作紧张有序,达到了演习的预期目的。
张文新表示,通过联合演练,测试了团队的应急能力和技战术水平,以及公司与政府各应急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联动能力,为提高西气东输公司应急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
西气东输公司副总经理、副总指挥李凯表示,演习科目的设置符合福建特殊的地质条件。本次演习的6个重点课题,包括初步勘察与处置、山坡段天然气探测与作业区分布、山区机械管道运输与动员、坡面材料运输与吊装、坡面大角度管道组装、坡面切割管道焊接与应急修复,基本满足了应急救援的需要,是一次贴近实际、成果丰硕的演习
《国家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显示,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10.4万公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63,000公里,为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带来了黄金机会。
西气东输三号线穿越福建省管辖的6个市、21个县(区),全长588.732公里,沿线有26条大中型河流和40条隧道。未来,相当一部分新建管道将穿越山区。然而,在处理山区管道突发事件方面,仍然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成果。
作为中国大陆天然气管道行业的领导者,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三大能力,并对山区和水网等复杂环境下的应急抢修方法进行了专项研究。本次山区管道泄漏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行业内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其他地区和管道企业应对山区管道泄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官方统计显示,西气东输三线每年向福建输送大量清洁能源。截至目前,中石油已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向福建省供应了约2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260万标准煤,减少12万吨有害物质和880万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排放,为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
自199西气东输工程启动以来的16年中,“安全与环境保护”被誉为应对洪水和地质灾害等突发危险的“天堂之名”。该项目已向中国输送了超过5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充分保证了能源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