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公共账户交易经常与网上欺诈联系在一起,对这种混乱的打击不仅仅是部门的事情。
北京新闻
|范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曾说过一句名言:“一切都可以在上帝的视线内交易。”“但从法治的角度来看,有些东西不能用于交易,交易有底线并不违法
近日,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公共账户”甚至已经成为可以自由交易的商品,这些交易已经成为支撑电信网络欺诈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个人和网站打着“买卖公共账户”的旗号,以最低6000元的价格进行非法交易
所谓“公共账户”包括银行卡、关联公司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公司公章、法人代表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网上银行对应的u盾、银行预留手机卡等。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与个人账户相比,对公共账户的诈骗更为严重,因此也更受一些犯罪分子的尊重。
针对账户倒卖等现象,不久前,中央银行和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不仅提出要对个人银行卡和公司对公司账户的倒卖行为进行处罚,还首次提出将涉及的个人信息转移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一旦公共账户的出售被调查和处理,其后果不仅是公共账户的出售将在5年内被禁止,而且它将被纳入信用报告系统,在完整性上留下污点。这显然是对买卖双方的一个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22日,央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证。过去,企业开立基本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需经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批准。吊销许可证后,商业银行审核开户申请后,可以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户。
这符合精简管理和下放权力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管理”它“放手”。"一方面,在程序上要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缩短审计时间。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放手,后续的检查和监督也不能放松。坦率地说,从管理者角色到服务提供者角色的转变无非是让企业更容易,让公共服务部门更容易。因此,提高非法成本是十分必要的,堵塞公共账户业务中可以利用的漏洞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央行下放权力后表示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企业信息网络核查系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方便银行核查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然而,从公共账户交易泛滥的结果来看,这方面的事后监督工作仍需加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涉及的许多公司账户都是空壳公司,有的没有注册地址,有的除了资金转账渠道外没有其他交易。对于这些空壳公司,应进行更多例行检查,以打击贸易企业针对公共账户的非法和犯罪活动。
归根结底,只有管理部门始终保持在线,积极履行职责,才能有效遏制公共账户的非法交易考虑到公共账户交易经常与网上欺诈一起出现,打击这种混乱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打击其长期的非法和犯罪的特点,以免让信息贩运者逃跑或让网上欺诈者猖獗。
□范成(媒体)
编辑:胡伯阳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