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房子3天是580亿元,网上卖汽车!许家印进入新零售在线?

< p>

网上卖车

近日,不按常理出牌的恒大在一个特殊时期开始网上销售。那么网上卖房子的效果是什么呢?在2月16日举行的“恒大集团全面实施网上销售”新闻发布会上,恒大管理层表示,自2月13日以来,恒大仅实施了三天的全面“网上采购”,各种销售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其中,客户认购47,540套,总价值约580亿套,认购最多的为870套。恒大2020年的销售目标是6500亿元,这三天已经完成589亿元。即使以后有违约,那也差不多是总数的十分之一。

认真研究恒大的网上销售条款。这是看涨期权吗?或者期权费可以退10天吗?专为利用社交销售而定制这一次恒大的网上售房是一个新举措:购房者在网上支付5000元定金,从签约之日起至5月10日享受“最低价购买”的权利。如果购买价格降低,他们将获得差价补偿,并享有“无理由退房”的权利保证

恒大高管表示,其在线销售平台“恒方通”是公司近年来销售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过去三天新增用户超过300万,累计用户超过1000万,其中恒大员工14万人,恒大老业主147万人,其余83%为社会兼职销售和各行业房地产专业中介。截至目前,恒方通平台已支付近100亿元的佣金和奖励。恒大还发布了针对兼职销售人员的特别激励政策,兼职销售人员也可以通过邀请好朋友和推荐交易来赚取佣金和奖励。

网上卖车

早在2014年,恒大就推出了“恒方通”。六年来积累的大量用户为全面进入网上购房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恒大已经动员了1000多万用户成为其兼职销售人员,并给予了多重激励。通过人际沟通,恒方通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网上销售流失的问题,在促进网上售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口号是加入恒芳通,做兼职代理,下班后轻松赚钱!没有必要加班,没有必要过度工作,你可以用手指赚很多钱。

恒大销售数据显示,2019年实现预期目标,合同销售额达到6011亿元。该公司透露,2020年的合同销售目标将从2019年起增加500亿元至6500亿元。到目前为止,恒大已经连续三年将500亿元作为新一年的销售目标。尽管2019年的合同销售仍能让恒大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前三名的位置,但不得不承认,这实际上是许家印“以价换量”的暂时稳定。2019年下半年,恒大对全国500多个房地产项目实施了7.8%的折扣和闪购政策,保持了6000亿元的原定目标。

“量价比”非常有效。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恒大的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7.35%。今年下半年,该公司以低价换取大量交易,使得年销售额恢复正增长。当年“金银”两个月,恒大的合同销售额大幅上升,分别达到831.1亿元和903亿元。

1992年1月3日,中国恒大披露了1月份未经审计的经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1月,恒大实现合同销售额405.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49.8万平方米。2019年,中国恒大实现合同销售额约6010.6亿元,完成全年6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恒大透露,其2020年的销售目标是6500亿元。

恒大2020年的销售目标是6500亿元,现在三天就卖了580亿元,够吓人的。更可怕的是,恒大还想卖车!恒大拥有永久的住房连接,这一直是房地产业大多数兼职销售人员的平台。未来用户可能超过1亿,这不排除其他住宅企业的销售和汽车等大型网上购物。

网上卖车

新能源汽车业务被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视为恒大未来成长的第二条跑道,因此寄予厚望。2019年3月,许家印高调宣布:“恒大多元化产业布局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以房地产为基础,以旅游文化和养生为两翼,以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徐家印还表示,恒大三年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450亿元,其中2019年投资200亿元,2020年150亿元,2021年100亿元。恒大在中国、瑞典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10个生产基地,同时开发了15款新机型,实现了产品线的全覆盖。

数据显示,恒大健康新能源汽车事业部2018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17亿元。到2019年中期,这一数字将达到19.8亿元左右。同时,在可预见的未来,广州恒大新能源汽车基地的总投资预计为1600亿元,沈阳基地的总投资为1200亿元,总计约3000亿元。2019年11月12日,许家印还宣布,未来两年将投资150亿元和100亿元在新能源业务上,包括同步开发15款新车型。

网上卖车

2年11月12日019,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恒驰品牌首辆新能源汽车“恒驰1号”将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此外,在2019年8月23日恒大健康的中期业绩会议上,公司管理层透露,恒大与赛克合作的新模式将于2020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

数据显示,2019年初,恒大与世界顶级跑车公司小西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制造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恒大NEVS持有65%的股份,小西子持有35%。这家合资公司将使用小西子的技术专利和品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