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效实施降低社会保障率的决策和部署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军1月14日在2019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9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来,各地积极实施,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从2019年5月1日起,29个省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均降至16%各省继续分阶段降低失业保险率,符合降低失业保险率条件的26个省继续分阶段降低失业保险率。同时,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缴费基数政策。缴费基数下限普遍降低,进一步减轻了困难企业及其员工的缴费负担,进一步提高了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缴费基数的灵活性。

2是超额完成年费减免的目标2015年,雇员的五项社会保险的总比率为41%。经过六次下调后,去年是最重要的一年。目前,五项社会保险的总费率下降到33.95%,其中单位费率下降到23.45%,六项下调的总费率下降了7.05个百分点。据最新统计,201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年度费用将减少4252亿元,超过年初预计的3100亿元。前五次费用减免总额为5500亿元,加上去年的总减免额,自2015年以来,社会保险费已减少近1万亿元。中央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定信心,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推动,各地的坚决贯彻和大力实施,上下上下齐心协力,使政策效果最大化,减收的规模超过预期。

三是企业减负效果明显费用减免政策是包容性的,有广泛的好处。减负效果直接有效。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一般都有真正的收购意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媒体对基层减收费用的感受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报道。企业普遍反映,减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减费奖金要么转化为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要么转化为员工福利,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成本降低、市场活力和员工福利。它受到了大多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同时,全国社会保障率基本统一,对促进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是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根据最新月度统计,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783亿元,总支出为3461亿元,当期余额为3199亿元,累计余额为5089亿元。在实施较大幅度减收费用的情况下,减收费用的效果超过预期,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期可实现结余3000多亿元。形势非常喜人。这充分表明,减收保费后,保险赔付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积极性提高。这不仅稳定和促进了就业,而且实现了基金收入的合理增长,从而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压缩省级政府职责、提高中央资金转移比例、加大对特殊困难省份的支持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省与省之间的资金结构性矛盾,确保了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聂明军还表示,2020年,国务院决定再一年逐步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将养老保险率降低到16%是一项长期战略安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进一步巩固降低的结果。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抓好落实减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效果总结和评估,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降低社会保障率的决策部署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