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种植的发展让农民们举起了“钱袋”

庆阳广播电视台/清涧宁县积极探索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联动发展模式种植7.1万亩中药材,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近日,孙安村宁县中村镇博华中医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片喧哗与骚动。十里坝镇的人们聚集在合作社的牛蒡子收购点,等待称重和装货。

中药材种植补贴

牛蒡生长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生产管理简单,收益快,深受广大药农青睐。孙安村的村民孙新斗种植中草药已经有十多年了。今年,在合作社种植订单的推动下,他扩大了种植规模,并立即转让了50亩土地种植中草药。宁县

博华中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中药种植推广、初级加工、销售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牡丹300亩,柴胡45亩,牛蒡30亩该合作社还在安徽亳州设立了一个办事处,通过该办事处,生药被送往制药厂,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在

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药种植的同时,近年来,随着合作社订单和采购的增加,合作社每年可以带动周边52户家庭前来工作购买中药。

,如保华中医农民专业合作社,宁县聚生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宁县和深圳东乐村,今年通过土地转让与中天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并下令种植黄芪243亩,增加了周边群众的收入。

今年以来,宁县针对当前形势,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为贫困家庭种植1亩中药,补贴种苗费800元,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今年,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7.1万亩,预计增加1.77亿元。首席执行官

:张建林

监督系统:王建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