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智能金融建设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重点,而人工智能也正在影响、改变甚至颠覆许多行业。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和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金融业的发展也将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预测,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蓬勃,具有潜力。从数字来看,明年年底可能达到1500亿元,2030年可能达到1万亿元。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金融的未来是什么?12月11日,由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主办的2019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会分论坛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总额为55.7亿美元,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约15916家,其中美国企业4567家,占30%,中国企业3341家,占22%,呈现出以中国为首的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三方对抗的趋势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秘书长黄润中在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巨大变化。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用人工智能代替出纳员可以减少40%的劳动力成本。从证券和基金的角度来看,智能投资有助于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全球客户分析。从保险的角度来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账户的快速索赔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监管金融科技,防范和化解风险也是论坛上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
内部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在开放数据主权、系统、伦理和发展道路方面面临挑战。人工智能有着明确的未来方向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道路并不明朗。
黄润中说:我们应该虚心发展人工智能,为金融机构、公司和客户搭建一个平台,让需求方和供应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真正懂金融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懂数据的顶级设计师,以便找到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