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次子。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曾纪泽从小就学习历史和诗歌。后来,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学习欧美科学文化,视野大大开阔。光绪四年(1878年),曾纪泽因精通外国语言和了解西方国家而被清廷任命为英法公使。在欧洲期间,曾纪泽的外交成就堪比郭嵩焘,所以世人称他为“郭增”
曾纪泽是晚清最有能力的大使。
在出使欧洲前一年被左镇压。然而,尽管阿瓜(1865-1877)混乱不堪,俄罗斯仍然占领了新疆的战略重镇伊犁九城为了收复失地,清廷派左都御史崇厚到圣彼得堡与俄罗斯谈判。然而,崇厚害怕俄国的恐吓,于1879年秘密签署了丽娃条约。除了夺回伊犁的一个孤立的城镇,崇厚还交出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翟山湖以东的大片土地,以及大量的经济权利
的消息传到国内后,法庭内外一片哗然,要求对崇厚进行处罚并重新谈判。就连“主和派”的领袖龚毅王子?所有人都痛斥崇厚叛国。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清廷解除了崇厚的职务,逮捕了他,并派曾纪泽去俄国谈判修改协议。1880年7月,曾纪泽抵达圣彼得堡,并立即与俄罗斯代表举行了艰苦的谈判。
左收复新疆与沙俄窃取伊犁局势图
在谈判过程中,沙俄多次以战争相威胁,要求必须接受《丽娃条约》的所有要点,坚持拒绝“吐出”其攫取的土地和各项权利对此,曾纪泽拿出湖南特有的威势,坚决拒绝让步,并提出了事先拟定的各种观点,要求双方在此基础上修改条约内容。曾纪泽还声称左曾率军到哈密,准备用三种方法收复伊犁。如果中国和俄罗斯开战,结果将不得而知。
沙俄以前从未见过如此难缠的清朝使节。此外,在得知左准备武力收复伊犁的消息后,该公司以“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告终,并承诺根据提出的观点重新谈判。在恢复谈判后的6个月里,曾纪泽和俄罗斯大使在充分尊重中国利益的前提下,多次争吵,最终说服对方于1881年2月24日签署了《伊犁条约》。
曾纪泽和俄罗斯大使经过艰苦谈判成功地修改了条约
公平地说,伊犁条约仍然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因为根据协议,中国将把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翟山湖以东的地区划给俄罗斯,并将增加400万卢布的赔偿然而,与以前的《里维埃拉条约》相比,中国已经成功收复了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伊犁九城和特克斯河流域。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等地的贸易特权,以及在松花江流域的航行和贸易特权,都被废除了,含义相同。
考虑到俄罗斯贪得无厌、顽固和野蛮的本性,要夺回它从“口”中夺取的领土和特权,简直比升入天堂还难。因此,曾纪泽能够通过外交谈判重获部分权利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它可以被称为晚清最有能力的大使。正因为如此,西方使节非常钦佩曾纪泽。其中,英国驻俄罗斯大使德弗罗(Devereaux)惊呼道,“中国迫使俄罗斯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并吐出了它吞并的领土。””
李鸿章对曾纪泽的成就深表钦佩
不仅如此,就连平时鄙视和排斥曾纪泽的李鸿章,也不禁刮目相看,并由衷地称赞“这位部长助理在危机时刻受命,武力是其难处,竟能撕毁协议,满足贪得无厌的要求,从容为和平危机,为和平而死。"世界上不仅有很多商业安全,停止战争和阻止人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局非常重要”(见《曾纪泽传》)钦佩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伊犁条约
》签署后,曾纪泽继续担任欧洲特使,主要处理与英、法、俄的谈判。在此期间,曾纪泽奉命与英国驻华公使就增加鸦片税问题举行会谈,并通过了《烟台条约附加条款》(1885年),为清政府每年增加烟草税数百万两白银。此外,曾纪泽还参与了英国占领缅甸、法国入侵越南等问题的对外谈判,以及向英国订购军舰等事宜,成绩显著。
曾纪泽死于积累劳动引起的疾病。他51岁,光绪12岁(1886)。在国外呆了8年的曾纪泽被调回中国。先后在宰相海军事务衙门、兵部、礼部、刑部、吏部任职。他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民政总局部长,受命管理通文馆的事务。他确实尽了最大努力来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纪泽因家中积劳成疾而死。他只有51岁。在他死后,他被追授为太子邵宝和谥号惠民。
来源:《清史稿》、《续碑传选》、《左全集》、《曾纪泽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