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vision China
9年11月7日,在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大桥水域发现一只江豚尸体。几天后,11日在湖北省又发现了一只死江豚。尸检报告显示,海豚的颈部、背部和喉部有明显的勒痕。初步推测,死亡的江豚是由于渔网中的窒息水引起强烈反应所致。
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在2007年白色江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江豚已经成为长江水域唯一的胎生哺乳动物,并被列为非常危险的物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仅五天就有两只江豚死亡,这让人们对水下的“黑手”感到悲伤和愤怒
从尸检报告来看,江豚都不是自然死亡的。作为一种极其危险的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即使不是故意捕杀,江豚死亡背后是否存在非法捕捞也需要更深入的调查,责任人不能逃脱责任。
在过去的两年里,长江水域建立了许多江豚自然保护区。江豚数量的迅速减少已经得到控制。然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有限,以及“毒电爆炸”和“无家庭网”等捕鱼和狩猎方法的增加,江豚的生存空间及其赖以生存的食物链日益受到威胁。
199江豚的死亡实质上是长江水域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冲突的一个缩影。不仅捕鱼、排污和挖沙都会挤压江豚的生存空间。例如,去年底,“安庆江豚自然保护区不断缩小”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和空间都不可避免地被侵占。江豚艰难的生活状况可以看得很清楚。为了使江豚有一个更好的栖息地,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江豚的捕鱼、生产和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更严格的保护是必要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江豚本身的生活状况是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参考。从白暨豚的功能性灭绝到江豚(包括其他常见鱼类)数量的急剧减少以及数量的急剧减少,这表明长江水域的生态正在不断恶化。保护江豚就是保护长江水域。
另一方面,随着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长江水域的捕捞量实际上相当小。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统计,2018年长江的渔业产量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32%。扩大保护范围和设定更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区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基于江豚日益恶化的生活状况,许多业内专家呼吁全面禁止在长江水域捕鱼。今年年初,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等三个部门响应这一要求,联合发布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渔,干流和支流禁渔10年,年底将重新评估是否开放捕捞。保护级别将空前提升。
当然,虽然捕获量通常很小,但对一些渔民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全部生计的来源。因此,在提高江豚保护水平的同时,应该有适当的补偿和就业指导政策。此外,除了加大对非法偷猎的处罚外,还需要对影响生态的生产方法进行更严格的清理,如污水排放和挖沙。总之,五天内两只江豚的死亡意味着长江水域的生态破坏状况再次敲响了警钟。这两只江豚的意外死亡必须受到责任人的追踪和严厉惩罚。在平衡渔民利益、当地经济和生态保护方面,愿景必须是长期的。保护江豚意味着保护生态和人类的长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