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两个昼夜界线,即人为界线和自然界线
1。人造边界:
也称为“国际日期线”,即根据国际规定,东西12区中央子午线180°原则上作为国际日期线这条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前一天的结束。地球上日期的变化从这条线开始。
事实上,国际日期变更线不是直线,而是有三条偏离180度的经线。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便利,避免通过陆路穿越日本边境。例如,在白令海峡,它向东弯曲到170度,以避免分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楚科奇半岛。在美国的阿留申群岛,日本线向西折至东经170度,因此美国的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在同一个日期区。在赤道以南,它向东弯曲至170度,避免了新西兰和斐济等国的一些岛屿处于不同的时区。因此,穿越180度经线和穿越日线是不一样的。
东12区和西12区分别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和东侧,因此东12区的日期比西12区早一天当我们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从第12个东西区进入第12个东西区,日期将减少一天。另一方面,当从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时,日期将增加一天。然而,180度经线在东12区和西12区被视为中央经线,因此东12区和西12区有不同的日期,但时间相同。
2,自然日线:
是当地时间为0点或24点的子午线,也称为午夜线,即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时的子午线
人工日线的经度将不会改变,它将总是在180度,但是它的小时将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改变。相对而言,自然日线的经度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它随着地球的旋转从东向西移动,但当地时间总是0点或24点。
因此,由于两个日期分界线的存在,地球被分成两个日期,“今天”的范围从0度经线到180度经线,“昨天”的范围从0度经线到180度经线也就是说,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新的一天的前子午线是180度,后子午线是0: 00度
随着地球的旋转,0°处的经度不断从东向西移动,导致“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当两个日边界,即经度0和经度180重合时,整个世界都在“今天”;当180度经线是12: 00时,全球“今天”和“昨天”各占一个桶。当180度经线大于12: 00时,“今天”的全球范围大于“昨天”;当180度经线小于12: 00时,“今天”的全球范围小于“昨天”
我们在计算日期时应该更加注意这些问题
1年,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新的一天的前方是180度经线,后方是0度经线。
例,如右图所示,中心点是北极,计算北京时间。
首先,根据图表,沿地球的旋转方向,AO位于7号线之前,所以应该是180度经线,BO位于其后,所以应该是0:00;同时,可以得出北京在第7位的范围内。
其次,根据图,AO比BO快15小时,所以AO应该是15: 00。此外,北京时间是7号9点
2。记住不要把0: 00子午线和图中的00子午线混淆,或者把图中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误认为是白天半球和晚上半球的分布
例,如图所示,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7月6日,非阴影区为7月7日。找到a点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有些学生倾向于将图中的阴影视为夜半球,因此将BC线视为终结线。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B点是18: 00,C点是6: 00,所以他们错误地认为A点的具体时间是7月7日的9: 00。
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可能还认为图中的终结者线穿过了极点,使得世界不分昼夜。因此,它应该是春分和秋分,而不是附在标题中提到的“七月六日,七月七日”。他们进一步认为标题是错误的。
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的非阴影部分是7月7日,因此它后面的经度co应该是0: 00,到达a点的时间是7月7日的3: 00
例,如图所示,中心点为北极点,阴影部分的日期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a点为0: 00,计算北京时间
有些学生很容易把0: 00经线误认为是00经线,北京时间比00经线大8小时,所以北京时间是8: 00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
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第一,根据图形的中心点是北极点,它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其次,根据前面的新的一天是180,后面的子午线是0:00;同时,根据主题,子午线AO为0: 00,位于非阴影部分之后,因此非阴影部分是新的一天,其前子午线BO应为180度又是
,根据经度AO是0: 00,经度BO比它大6小时,即180经度应该是6: 00,所以北京时间是2: 00
3,寻找全球“今天”的范围,实际上是沿着地球的旋转方向寻找0: 00经线和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例,当北京时间3月21日5: 00时,求全球3月21日的比例范围
首先,根据北京时间5: 00,0: 00的经度是东经45度
其次,根据右图,新的一天是3月21日3月21日的范围是地图中非阴影部分的范围,因此3月21日的全球范围是135/360,即3/8。当地时间计算方法为
地区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称为计数法,就是在这条直线上画一条直线,分成24等份,标出24个时区图中标出了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个向东穿越的时区,时间增加一个小时。每当时区向西移动时,时间就会减少一个小时,并一个接一个地向前计数。如果知道北京时间是上午10点,请询问冬儿区的面积你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10、9、8、7、6、5和4,直到你到达东二区,也就是4点整。那么东二区是早上4点。
这种计数方法最好避开日线也就是说,中间时区位于中间,东、西相隔12度。如果在计算中确实跨越了日线,那么东12区和西12区可以直接在直线上标记为12区,这样就不会将东12区和西12区划分为两个时区而出错。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些笨拙,但结果却非常可靠。所以这种愚蠢的方法可以为学生赢得3 ~ 4分甚至更多。然而,这种方法有时可能很烦人也没用,尤其是在计算当地时间的时候。
2,公式法
公式法是面积计算的“万能钥匙”,它一直起作用。用公式法计算面积的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找到时区:即通过知道一个地方的经度来找到它的时区
的转换公式是:15=该地点的时区对于东经,获得东时区。如果期望的地点是西经,那么期望的时区是西经。如果找到130 E的时区,则通过公式法求解:15=9.2,取整数9,减去余数2。这个地方所在的时区是东久区。
的第二步是查找区域时差:有两种情况可以查找区域时差
A。如果两者都在东部时区或西部时区,则:时区时差=×1小时;
B。这两个地方中的一个在东部时区,另一个在西部时区。
例:
区时差=×1小时
或区时差=×1小时;
的第三步是求面积;面积的计算可分为两种情况:通过日线或不通过日线
不跨越日线:
A。期望区域的时间=已知区域的时间差+区域;
B。期望区域中的时间=已知区域中的时区差异;
日交线:
A。期望区域中的时间=已知区域中的时间+区域中的时间差-1天;
B。期望区域时间=已知区域时间-区域时差+1天
的第四步是增加行程时间,如果有飞行时间的话。因此,
表明在使用公式时没有必要绘制时区图,但是学生应该理解并掌握公式的用法。根据主题的信息,应该使用哪个公式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更简单的公式这个公式不关心这两个地方在哪个时区。只需要假设第一和第二东区...第12东区分别由符号+1、+2,...+12;区域1、区域2和区域12由代码-1,-2表示,...-12,中间时区用“0”表示
可用于根据问题的含义查找面积,其公式为:所需面积=已知面积+1小时+行程时间;用这个公式计算时,有必要判断结果,因为结果可能是负数。如果有负数,还需要24小时才能转换。
3的计算和
的应用训练属于知识应用的难点。解决这种知识困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针对性地创造问题情境,并通过练习以一定的问题水平和相对较慢的问题梯度逐步练习,逐步消化困难。
例1:据了解,北京时间6月5日上午10: 00,请到:①东京区;(2)莫斯科地区;⑶纽约区
分析:从问题的层次来看,本次测试是逐层深入设计的问题(1)北京和东京分别是东8区和东9区两个相邻的时区两个相邻的时区相差一个小时,东京在北京以东。因此,东京地区是6月5日上午11点
问题(2)莫斯科市中心位于东三区,距离北京五个时区,在北京的西面如果有几个时区的差异,这些时区将相差几个小时。因此,莫斯科的时区是6月5日早上5点这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问题3:纽约市中心位于西部第五区,一个位于东部时区这两个地方之间有13个时区的差异,并且所请求的纽约位于北京的西部,所以纽约的时区是6月4日21: 00。
案例2:一架飞机于6月5日上午10: 00从上海起飞,飞越太平洋向东飞往华盛顿特区,飞行时间总计19小时20分钟问:①飞机穿越了多少个时区?飞机起飞时华盛顿地区是什么时候?飞机抵达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几点?
分析:例2给例1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难度,这是一个渐进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密相连的。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在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答案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问题1:在解决问题之前,应该仔细分析。话题说飞机正向东飞行。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从小时区经过东部时区到达大时区,中间经过东西12区,然后从大时区到达西部时区的小时区。飞机经过的时区数是:+=11在前一个问题
解决后,问题(2)解决得比较好。当计算这个问题时,华盛顿位于北京的东部,时间更早,所以有必要将时区时差:10+11=21加到已知时间上。此外,由于航班经过了白天的路线,日期不得不推迟一天,所以华盛顿特区是6月4日21: 00当飞机在上海起飞时,华盛顿地区已经计算好了,只需要加上飞机到达华盛顿地区的飞行时间。因此,飞机抵达华盛顿的时间是:6月4日21:00+6月5日19: 20 = 16: 20当地时间
的计算方法假设a的经度是a,当地时间是a,b的经度是b,当地时间是x首先,这四个量以如下类似矩阵的格式书写:
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寻找隐含条件
如果上述四个量中的任何三个已知,则可以找到第四个然而,这三个量通常不是直接给出的,并且通常包含在隐式条件中。
1,隐含条件是特殊区域:北京时间-120° e当地时间,世界标准时间-0°子午线当地时间例如,2003年高考的第一个问题:当p落山时,北京时间是9点,找到p的落山时间隐含的条件是东经120度9点
2,隐含条件是一个特殊时刻中午-当地时间12点;当太阳直接位于赤道时,到处都是日出时的当地时间6: 00和日落时的当地时间18: 00。
^ 2,计算经度差,排列"矩阵"
1,当经度差等于经度或西经两度时,直接减去两度
,但是请注意,东经度与东经度成角度增加,西经度与西经度成角度增加因此,“矩阵”应以下列格式书写,以确保西部位置在左侧,东部位置在右侧,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2,两个地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两个地方的经度差等于两个度的直接相加“矩阵”应按以下格式排列,以确保西经在左边,东经在右边。
3。计算时差,得到结果
。将第二步获得的经度差除以15,结果是时差δx。如果x在a的左边,x = a-δx,如果不够,加上24,从日期减去一天。如果X在a的右边,X = a+δX,如果结果大于24,减去24,并在日期上加一天。
例,当一艘从太平洋驶往大西洋的船经过P区时,一名中国船员在海上拍了一张日落照片。照片显示拍摄时间是9: 00: 00当船员们被要求拍照时,当地时间是
199 a . 22,B.14,C.20,你D.16,199。第一步是找到隐含的条件。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 00分零秒,这表明当地时间在120 E时为9: 00分零秒,因此已知三个量。第2步,因为这两个地方是东经120°和西经75°,经度差等于这两个值之和,即195°然后排列“矩阵”第3步,
,两个地方的经度差是195除以15,结果是13,这是两个地方的时差所以X=9-13=+24=20所以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