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贷款仍在继续12月4日,继重庆、河南、山东、湖南之后,四川省金融监管局宣布:“从现在起,所有在四川境内违规的互联网贷款机构和境外未经授权的互联网贷款机构的P2P互联网贷款业务将被依法取缔。””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从多方面证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点对点贷款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联合发布了《点对点贷款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地方纠风办对实施做出了回应,引导地方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转型。
受访互联网贷款行业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核心是化解互联网贷款风险,无论是继续清算还是引导互联网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过渡。在未来,许可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可以保留的网上贷款机构很少,监管机构发放网上贷款许可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网上贷款机构的转型也面临许多困难,能够成功转型的机构数量也很少。
1
现状:
共同基金管理办公室和网上贷款管理办公室近期联合召开的加快同业拆借机构分类处置推进会议明确指出,下一阶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行业风险清理工作,重点是稳步有序化解现有风险,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促进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包括全国实时监控在内的运营机构数量已降至427家,较2018年底下降59%。贷款余额比2018年底下降了49%,贷款数量比2018年底下降了55%。工业机构数量、贷款规模和参与者数量连续16个月下降。
9年12月4日,四川省金融监督局发布同业拆借行业风险预警通知,称四川省已对纳入监管范围的同业拆借信息中介机构进行合规检查。经过四川省网上贷款应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的讨论和联合审查,目前没有一家机构完全符合业务要求。
公告指出,根据监管要求,从现在起,四川所有不符合条件的网上贷款机构和境外未经授权的网上贷款机构经营的四川P2P网上贷款业务将依法被取缔。继重庆、河南、山东和湖南之后,这是第五个在其管辖范围内禁止所有网上贷款平台的省级财政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5日,至少有四川、河南、重庆、广州、湖北、山东、湖南、新疆、天津、贵州、宁夏、北京、上海、浙江、深圳、云南、辽宁等17个省市监管部门或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了网上贷款还款机构名单。来自
家网上贷款机构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今,累计撤销平台数量为620个截至2019年11月底,网上贷款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456个。2019年11月,单月贸易额降至506.23亿元,较2017年峰值下降近80%,至2015年同期水平。
此外,自2019年7月以来,行业贷款余额环比下降3%以上,9月份下降5%以上,11月份下降8%该行业的综合收益率自2019年4月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并在2019年11月跌至9.38%的新低。
"互联网贷款行业监管方向仍以退出为基础“网上贷款住房行业的研究员陈晓军认为,监管机构将清理所有不符合标准的平台。中小型平台可能经历加速退出,而大型平台可能经历加速转型。
2
路径:在
转型小额贷款还款的同时,监管部门也指出了网上贷款的转型路径。
9年11月初,共同基金管理办公室和网上贷款管理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加快同业拆借机构分类处置推进会议”明确表示,支持机构平稳转型,引导无重大违法违规、金融技术基础好、股东实力强的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对于极少数资本实力雄厚且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它们可以申请重组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有执照的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从多方面证实,他们将为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提供制度基础。共同基金监管办公室和网上贷款监管办公室最近向地方监管办公室发布了《点对点贷款信息中介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试点指引》,地方监管办公室对实施情况做出了回应,并指导地方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转型。
不同于其他指导性文件,而“83号”对网上贷款机构小额贷款改造作了详细安排。符合条件的网上贷款机构可以根据业务范围选择申请转型为在单个省级区域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或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
“83号文件”指出,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股票业务规模在50亿元以上、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网上贷款机构,过渡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拟转制的网络贷款机构拟在单个省级区域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拟转制的网络贷款机构拟在全国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人民币,且小额贷款公司的首次实收货币资本也不得低于转制时网络贷款机构贷款余额的1/10。
“83号文件”还规定,如果监管部门认为网上贷款机构提供的措施仍不足以覆盖现有业务的风险,可要求网上贷款机构自申请之日起提交不少于贷款余额3%的风险准备金,并在网上贷款机构的存管银行设立专门账户,管理专门账户中的风险准备金。如果网上贷款机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风险准备金将用于偿还网上贷款机构贷款人。
值得一提的是,“83号文件”给出了“适当提高杠杆率”的配套政策:“由于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变为银行贷款、股东贷款等不规范的融资形式,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两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融资工具,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附表、“83号”明确,各地要在2019年11月底前启动转型试点工作,申请转型为单个省级区域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由各地组织实施转型试点工作;申请转制为全国性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将转制机构名单及其转制意见报送网上贷款整改办公室和共同基金整改办公室,征求合规性评价意见,由各地组织实施转制试点工作。到2019年12月底,各地将完成转型试点工作所需的转型准备,到2020年1月底,各地将完成小额贷款公司临时许可证的审批。
“83号文件”下发后,贵州省监管部门牵头召集本地网上贷款机构和“贵州省加快推进点对点贷款风险分类和处置”,引导本地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转型,化解网上贷款风险
随后,贵州省内联网贷款平台通信包与金宣布申请省级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朱槿财富》客户服务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监管水平应该指导这一领域,具体决策仍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在“三降”要求下,网上贷款操作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领导层认为这相当于另一种备案形式。“
邮袋客服人员向国际金融记者透露,公司于11月25日提交了小额贷款转制申请,目前正在等待通知根据“83号文件”,临时小额贷款许可证只有在2020年1月底由监管机构批准并可强制执行的兑现计划发放后才能发放。兑现计划必须在通过消化网上贷款存量获得正式小额贷款许可前一年内发布。
3
趋势:少数接受采访的互联网贷款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大多数互联网贷款机构来说,转型并不容易。
陈晓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小额贷款/网上小额贷款、贷款援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和金融超市将成为未来网上贷款平台转型的主流方向,但转型门槛普遍较高,未来不会有太多可以成功转型的网上贷款平台。据
陈晓军介绍,基于全国小额贷款10亿元的注册资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有9个正常运营平台符合网上贷款行业的要求。如果考虑到第一笔实收资本还应满足转型时网络机构贷款余额不少于1/10的要求,则只剩下2笔。
011研究所所长于百成对《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表示,网上贷款平台成功转型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原有的网上贷款业务可以清理出去。第二,有新的业务可以在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根据该政策,监管机构正在引导合格的平台转型为网上小额贷款或消费金融公司等许可机构,但它们必须跨越两个门槛,一是能够顺利退休,二是符合许可机构的条件。
“如果平台的资产和风力控制能力很强,小额转型贷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百成指出,资本要求并不是最难的,但更难的是保证网上贷款股票业务的健康回报。相对而言,对于合规性强、股东实力强的中小平台,小额贷款尤其是区域性小额贷款的转型并不困难。
gunny bag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认为,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逐步清理各地小额贷款存量许可证,具有积极意义。苏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型,一方面使网上贷款机构通过业务模式的转变融入监管体系,同时也使机构在网上贷款领域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小额贷款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但苏同时指出,对注册资本的要求“实际上排除了绝大多数中小互联网贷款机构”她表示,一些总机构已经直接或间接获得了与小额贷款牌照相关的资源,而对这一转型政策最有期待、或面临相关注册资本压力的中型机构,也将在b股领域测试该机构的融资能力。
陈晓军补充说,目前“83号文件”中设定的杠杆率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将受到很大限制,实际可行杠杆率可能低于“83号文件”中设定的杠杆率此外,“83号文件”要求网上贷款机构提交截至申请之日不少于贷款余额3%的风险准备金,“这是平台的另一大要求”
除了引导网上贷款转型外,记者注意到“合规网上贷款机构监管启动”的消息近日再次传出。12月2日,北京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通过官方刊物发表了一篇题为《P2P试点越来越清晰,部分机构将通过许可进行监管》的文章文章指出,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合规网上贷款机构已经开始整合监管,特许经营将成为合规网上贷款机构的最终选择。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12月5日,记者发现这篇文章被北京共同基金协会的官员稍微删除了。《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致电北京共同基金协会及相关人员,试图找出删除的原因,但截至发布时未收到回复。于百成认为“措辞处理不当,因此被删除”
,在网上贷款行业的研究人员看来,无论是继续清理还是引导网上贷款机构向小额贷款过渡,核心都是化解网上贷款的风险。在未来,许可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可以保留的网上贷款机构很少,监管机构发放网上贷款许可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