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概述及法律指导过程中真实问题的行使

|

单方法律行为

知识点1: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1.1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和可变更民事行为、未确定效力的民事行为和其他民事行为|

1.2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改变权利和义务效力的法律行为

1.2.1“法律”:意志的法律表达受法律保护,并形成法律效力

1.2.2意向表达:双方为达到一定效果而进行的内部意向的外部表达

[VS (1)友谊(如见面看电影)

(2)无表达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如文学创作)无表达意图作为要素受法律保护,无表达作者意图作为要素]

[真题练习07-3-51]下列哪一项构成表达意图?

A。甲对乙说:如果我儿子被重点大学录取,我一定会请你喝

B。潘某在发现事物的启事中表示,他愿意付出一定的报酬来归还丢失的财物。500元

C。孙谋在他死前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他死了,我想把我的私人图书馆捐给我的朋友王某

D。何某从自动售货机买饮料

[答] BCD

知识点2:法律行为

2.1概述法律行为

的确立意味着法律行为已经客观存在。法律行为的效力是指已确立的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律对效力的要求而具有行为人意志的法律效力。

原则上,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有生效条件和起始期限的合同以及效力未定和无效的合同除外。

2.2一般生效要求

主体资格: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真实、自由

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共利益

2.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效力

纯粹利益的有效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适合其年龄或精神健康的有效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有效性未定:不能依法独立订立的合同是效力未定的合同

无效: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或多方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2.4有效性

纯粹利益的有效法律行为

有效法律行为 智力和精神健康

根据法律不能独立订立的无效合同

不能独立实施的无效单方或多方法律行为

知识要点3:有条件和有时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3.1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1.1概念:确定行为发生或消除效力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于含义表述Egb旅游团在某个地方旅游,并与当地的雨伞供应商a达成协议,如果明天下雨,b将从a那里购买100把雨伞。

3.1.2延迟条件和释放条件

延迟条件(也称为停止条件)是指在法律行为生效之前达到约定的条件其结果是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会生效。

解除条件是指当约定的条件满足时,法律行为的终止。其效果是消除已经生效的附带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甲乙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规定一旦出租人a的儿子从国外回来需要房屋,合同将终止。

3.2有时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3.2.1概念:时限用于确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或存在于意志表达中的时间。Eg同意合同将于2016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17日终止

3.2.2法律要求

(1)是将来的事实

(2)是必须的事实

3.2.3初始和最终期间的区别

3.3条件

(1)是不确定的偶然事实,期间是确定的必然事实

(2)条件的实际实现是不确定的截止日期是

如“当你年满60岁时,你将得到一台电视机”——条件

“当你死时,你将得到一辆车”——截止日期

真行使14-3-59]刘欠他100万元。截止日期还没有到,刘失踪了。刘谋的儿子刘晓伟为父亲还债,并与何某签订了书面租赁合同。他没有规定租赁期限,只是同意:“月租金是10000元,用来抵消购房款。如果刘谋出现并付清货款,合同将被终止,双方将再次和解。”“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

a .小刘有权随时终止合同

b .他有权随时终止合同

c .房屋租赁合同为有条件合同

d .房屋租赁合同为有期限合同

[复] ABD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