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的一些城市,高价出租和低价转租已经成为租金欺诈的新目标。

采用“进高出低”的方法抓住受害者觊觎低价的心理。以“亏本生意”的形式,这实际上是一种租赁欺诈——这种在租赁领域已经“淡季”的现象,最近在西北的一些城市“复活”,租赁欺诈者转向“狩猎”作为回应,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了一项消费者警告,称这种“高进低出”的局面给房东和房客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甘肃消费者协会表示,在甘肃最近的房屋租赁市场,物业管理公司每月向房东支付高额租金,并以低价将其房屋转租给房客。他们一次向租户收取半年或一年的租金,但收取的租金没有第三方监管,因此风险非常高。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结合近几年华东一二线城市的租房欺诈案件,此类欺诈案件表现出以下特点:非法中介往往向业主或正规中介短期出租房屋,然后伪造房屋所有权证、业主身份证、委托书等证件,冒充业主或谎称受业主委托转租房屋。由于出租屋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受害者很容易落入陷阱。通过这种方式,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向出租人支付短期租金和押金,向出租人收取年租金和高额押金,然后逃跑来进行欺诈。

据了解,中国许多一、二线城市加强了对房屋中介机构的市场监管,加大了打击非法房屋中介机构的力度,以应对此类欺诈行为的频繁发生。与此同时,一些正规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也加强了内部管理,为一些房地产经纪人的非法经营提供了空间。

“现在,一些非法房屋中介机构正在向西部转移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非法中介熟悉房屋租赁和销售业务,对房屋租赁双方的心理有透彻的了解,通过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传播房屋租赁和销售信息,甚至“扫荡”一些住宅物业公司。他们分批以“高价”出租房屋,然后先以“低价”转租,然后人们在成功后会去空屋。

甘肃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在向房屋租赁企业或经纪机构支付房屋租金时选择短期租金支付(如按月或按季度支付),注意避免一次支付大量租金,以免在无法正常经营时对自身利益造成较大损害。同时,在租房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周边出租房的市场价格,警惕租赁企业或机构“高进低出”带来的租房风险。签订租赁合同时,尽量避免使用非模型租赁合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兰州市住房和建设局目前正在开展专项行动,控制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混乱,坚决打击虚假宣传、散布谣言、非法集资、涉黑涉恶等“黑中介”行为。通过媒体曝光、行政处罚、暂停网上签名、纳入“信用兰州”等措施,联合开展失信惩戒行动,依法严惩各种违法行为,有效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

编辑/周超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